喜雨三首(其一)

即看一雨洗兵戈,便觉光风转石萝。

顺水飞樯来买舶,绝江喧浪舞渔蓑。

片云东望怀梁国,五月南征想伏波。

长拟归耕犹未得,云门初伴渐无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王守仁所作的《喜雨三首》之一,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雨水的喜爱与对自然景象的感慨。

首句“即看一雨洗兵戈”,以“一雨”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雨水洗涤尘埃、净化环境的场景,暗喻着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和谐。接着,“便觉光风转石萝”一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描绘了雨后清新的空气和轻柔的微风,让人心旷神怡。

“顺水飞樯来买舶,绝江喧浪舞渔蓑”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雨后的自然景观。顺流而下的船只,绝江的喧嚣浪涛,以及渔人穿着蓑衣在雨中捕鱼的场景,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水乡画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片云东望怀梁国,五月南征想伏波”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广阔的自然之中,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片云东望,既是遥想故乡,也是对历史的追忆,五月南征则可能暗指古代将领的远征,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怀念。

最后,“长拟归耕犹未得,云门初伴渐无多”两句,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虽然渴望归隐田园,过上简单宁静的生活,但现实却让他难以如愿。云门初伴,可能是指与自然的亲近,而“渐无多”则暗示着这种亲近正在减少,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现实的妥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和远方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喜雨三首(其二)

辕门春尽犹多事,竹院空閒未得过。

特放小舟乘急浪,始闻幽碧出层萝。

山田旱久兼逢雨,野老欢腾且纵歌。

莫谓可塘终据险,地形原不胜人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祈雨二首(其一)

旬初一雨遍汀漳,将谓汀虔是接疆。

天意岂知分彼此,人情端合有炎凉。

月行今已虚缠毕,斗杓何曾解挹浆。

夜起中庭成久立,正思民瘼欲沾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祈雨二首(其二)

见说虔南惟苦雨,深山毒雾长阴阴。

我来偏遇一春旱,谁解挽回三日霖?

寇盗郴阳方出掠,干戈塞北还相寻。

忧民无计泪空堕,谢病几时归海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还赣

积雨雩都道,山途喜乍晴。

溪流迟渡马,冈树隐前旌。

野屋多移灶,穷苗尚阻兵。

迎趋勤父老,无补愧巡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