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风传戍鼓,南望见前军。
沙碛人愁月,山城犬吠云。
别家逢逼岁,出塞独离群。
发到阳关白,书今远报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将士在岁末时的孤独与思念。"西风传戍鼓"和"南望见前军"两句,通过西风吹过边塞的战鼓声和远眺南方烽火台上的前线部队,营造出一种边疆的荒凉气氛,同时也透露出将士对战争的警觉与准备。
"沙碛人愁月,山城犬吠云"这两句,则更加深化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孤寂。沙漠中的行者在明月下倍感心头的忧虑,而山城中犬吠声与浮动的云端相呼应,显现出一种凄凉与渺茫。
"别家逢逼岁,出塞独离群"表达了将士对亲人和故土的思念。在岁末之际,他身处边塞,与世间的欢聚、团圆无缘,只能孤独地守望在这片广袤的沙漠与山城之间。
最后,"发到阳关白,书今远报君"则是将士寄托着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将自己的心情通过信函传递给远方的亲人。阳关,即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之一,这里提及阳关,或许暗示了诗人对归期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出一位唐朝边塞将士在岁暮时的孤独与思念,以及他对于亲人与故土的无限眷恋。
不详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幽山悲旧桂,长坂怆馀兰。
地底孤灯冷,泉中一镜寒。
铭旌门客送,骑吹路人看。
漫作琉璃碗,淮王误合丹。
晓笛别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腊月江上煖,南桥新柳枝。
春风触处到,忆得故园时。
终日不如意,出门何所之。
从人觅颜色,自笑弱男儿。
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
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
且欲寻方士,无心恋使君。
异乡何可住,况复久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