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泊涂江

烟雨南江一叶微,松潭渔父夜相依。

断沙雁起金精出,孤岭猿愁木客归。

楚国柑橙劳梦想,丹陵霞鹤间音徽。

无因得似沧溟叟,始忆离巢已倦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烟雨笼罩着南江,一片叶子轻轻摇曳,渔翁在松潭边度过夜晚相互依靠。
沙滩上,大雁振翅而起,仿佛金光闪烁,孤独的山岭上,猿猴哀愁,木客归来的声音回荡。
遥想楚国的柑橘,常常出现在梦中,丹陵的红霞与鹤鸣交织成美妙的旋律。
我无法像那大海边的老者一样自在,此刻才意识到离开鸟巢已久,已厌倦了飞翔。

注释

烟雨:形容雨雾迷蒙。
南江:南方的江河。
渔父:渔夫。
相依:相互依靠。
断沙:破碎的沙滩。
雁起:大雁起飞。
金精:金色光芒。
木客:古代对山民或山鬼的称呼。
楚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域名。
柑橙:水果,此处象征家乡。
丹陵:地名,可能指代某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音徽:声音的旋律。
沧溟:大海。
叟:老人。
离巢:离开鸟巢。
倦飞:厌倦飞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旅行者夜宿于南江之滨,感受孤独与思乡之情的图景。首句“烟雨南江一叶微”通过烟雾蒙蒙的江面和一片树叶的细腻刻画出行者的旅途疲惫与环境的迷离氛围。“松潭渔父夜相依”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渔父指的是在水边居住的人,他们在夜晚彼此依偎,传递着某种温暖和安慰。

“断沙雁起金精出”中的“断沙”可能是指一片开阔的沙地,而“雁起金精出”则形容大雁飞翔时天空中闪耀着金色的光辉,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紧接着,“孤岭猿愁木客归”描绘了一幅孤独的山峰与思念家乡的旅人的情景,其中“猿愁”形容猿猴的悲伤之声,通过动物的情感来反映诗人内心的孤寂。

“楚国柑橙劳梦想”中的“楚国柑橙”可能指的是某种特产或美好的记忆,而“劳梦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的追思和对未来的憧憬。“丹陵霞鹤间音徽”通过描写丹陵之上,霞光中飞翔的鹤,以及它们之间回荡的声音,来表达一种超脱尘世、通向自然之美的境界。

最后,“无因得似沧溟叟,始忆离巢已倦飞”则是诗人自喻,他将自己比作古代隐逸者沧溟叟,表示自己的疲惫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思念以及对于归宿的渴望。

收录诗词(176)

陈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 号:三教布衣
  • 籍贯: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约公元812—约885年

相关古诗词

寄兵部任畹郎中

常思剑浦越清尘,豆蔻花红十二春。

昆玉已成廊庙器,涧松犹是薜萝身。

虽同橘柚依南土,终愧魁罡近北辰。

好向昌时荐遗逸,莫教千古吊灵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清源途中旅思

古木闽州道,驱羸落照间。

投村碍野水,问店隔荒山。

身事几时了,蓬飘何日闲。

看花滞南国,乡月十湾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渡浙江

适越一轻艘,凌兢截鹭涛。

曙光金海近,晴雪玉峰高。

静寇思投笔,伤时欲钓鳌。

壮心殊未展,登涉漫劳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湓城赠别

楚岸青枫树,长随送远心。

九江春水阔,三峡暮云深。

气调桓伊笛,才华蔡琰琴。

迢迢嫁湘汉,谁不重黄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