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其三)

两翁归隐非难事,惟要传家好儿子。

忆昔汝翁如汝长,笔头一落三千字。

世人闻此皆大笑,慎勿生儿两翁似。

不知樗栎荐明堂,何以盐车压千里。

形式: 古风

翻译

两位老翁归隐不是难事,关键是要有个好接班的儿子。
回想你爷爷当年就像你现在一样,一挥笔就写下三千字。
世人听到这个都会大笑,千万不能生个像两位老翁一样的儿子。
不知道这样的儿子将来能否成为栋梁,怎么能承受得起重任如同盐车载重千里呢。

注释

两翁:指两位老翁。
归隐:退隐,不问世事。
非难事:并非难事。
惟要:只须。
传家:传承家族。
好儿子:有出息的儿子。
汝翁:你的祖父。
如汝长:像你现在一样长大。
三千字:形容文采出众。
皆大笑:都嘲笑。
慎勿:千万不要。
生儿:生育儿子。
两翁似:像两位老翁一样。
樗栎:比喻才能平庸的人。
荐明堂:被选拔到重要的位置。
何以:凭什么。
盐车:古代用来拉重物的车子,比喻艰巨的任务。
压千里:承受千里的重量。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家庭和教育理念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比和反思,传递了深刻的思想。

"两翁归隐非难事,惟要传家好儿子。" 这两句强调了要有优秀的后代来继承家族的精神和事业。"两翁" 指的是父子或师生之间的关系,而"归隐"则象征着退隐山林,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诗人认为这种选择并不困难,但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后代。

"忆昔汝翁如汝长,笔头一落三千字。" 这两句是对过去的一种回忆和赞颂。"汝翁" 指的是古代有才华的人物,这里用来形容一个学识渊博、文思泉涌的长者。"笔头一落三千字" 则形容其文辞丰富,下笔千言。

然而紧接着的"世人闻此皆大笑,慎勿生儿两翁似。" 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对这种理想化描述的嘲讽态度。人们听后可能会感到难以置信甚至嘲笑,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达到这样境界的人实在太少。

最后两句"不知樗栎荐明堂,何以盐车压千里。" 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之情,以及对物质财富与精神价值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樗栎" 在古代常用来比喻贤才,而"荐明堂" 则暗示这些贤才能够光耀门庭,影响后世;而"盐车压千里" 则象征着物质财富的沉重和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教育、传统文化以及精神价值与物质财富之间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初别子由至奉新作

双鹊先我来,飞上东轩背。

书随好梦到,人与佳节会。

一欢难把玩,回首了无在。

却渡来时溪,断桥号浅濑。

茫茫暑天阔,霭霭孤城背。

青山眊氉中,落日凄凉外。

盛衰岂我意,离合非所碍。

何以解我忧,粗了一事大。

形式: 古风

白塔铺歇马

甘山庐阜郁相望,林隙熹微漏日光。

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蚤稻欲移秧。

迢迢涧水随人急,冉冉岩花扑马香。

望眼尽从飞鸟远,白云深处是吾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同年程筠德林求先坟二诗(其一)思成堂

宰树连山谷,祠堂照路隅。

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

归梦先寒食,儿啼到白须。

遥知邻里化,醉叟道争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同年程筠德林求先坟二诗(其二)归真亭

旧笑桓司马,今师郑大夫。

不知徂岁月,空觉老楸梧。

祭礼传家法,阡名载版图。

会看千字诔,木杪见龟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