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琴兴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在江面上弹奏着玉琴,每根弦都清澈如一人心。
琴声泠泠,响彻七弦,让万木深处都显得宁静而幽深。
这琴音能使江面月色更显皎洁,也让江水仿佛更加深邃。
此刻我方知,梧桐树的枝干,足以承载珍贵的黄金装饰。

注释

调:弹奏。
玉琴:美玉制成的琴。
泠泠:形容琴声清脆。
徽:古代指琴弦上的标记,也用于装饰或标识。
黄金:象征珍贵和尊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边弹奏玉制琴弦的景象,通过对音乐与自然之美的描述,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心境澄明的艺术享受和精神追求。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在江畔以玉制琴为伴,弹奏出的一串清脆之音,与其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则是对音乐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描绘,七弦琴声回荡在空旷的山谷间,使得周遭的万木都似乎被这清音所净化,变得更加幽深神秘。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显示了诗人对音乐力量的美好想象——它不仅能够影响自然界的小事(如使江上的月光变得更为明亮),甚至还能改变大自然的面貌(使江水变得更加深邃)。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艺术对于改造世界的潜力。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则是诗人在听过琴声后,对于传说中梧桐树枝可用来制作琴弦(徽黄金)这一典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里,"始知"表达了一种发现或领悟,而"可以徽黄金"则是对材料与艺术结合所产生美妙效果的一种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美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以及心灵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收录诗词(55)

常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 字:号不详
  • 生卒年:708-765

相关古诗词

西山

一身为轻舟,落日西山际。

常随去帆影,远接长天势。

物象归馀清,林峦分夕丽。

亭亭碧流暗,日入孤霞继。

渚日远阴映,湖云尚明霁。

林昏楚色来,岸远荆门闭。

至夜转清迥,萧萧北风厉。

沙边雁鹭泊,宿处蒹葭蔽。

圆月逗前浦,孤琴又摇曳。

泠然夜遂深,白露沾人袂。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张山人弹琴

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

岂惟丘中赏,兼得清烦襟。

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音。

了然云霞气,照见天地心。

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

改弦扣商声,又听飞龙吟。

稍觉此身妄,渐知仙事深。

其将鍊金鼎,永矣投吾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张公子行

日出乘钓舟,袅袅持钓竿。

涉淇傍荷花,骢马闲金鞍。

侠客白云中,腰间悬辘轳。

出门事嫖姚,为君西击胡。

胡兵汉骑相驰逐,转战孤军西海北。

百尺旌竿沈黑云,边笳落日不堪闻。

形式: 古风

张天师草堂

灵溪宴清宇,傍倚枯松根。

花药绕方丈,瀑泉飞至门。

四气闭炎热,两崖改明昏。

夜深月暂皎,亭午朝始暾。

信是天人居,幽幽寂无喧。

万壑应鸣磬,诸峰接一魂。

遂登仙子谷,因醉田生樽。

时节开玉书,窅映飞天言。

心化便无影,目精焉累烦。

忽而与霄汉,寥落空南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