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

一身为轻舟,落日西山际。

常随去帆影,远接长天势。

物象归馀清,林峦分夕丽。

亭亭碧流暗,日入孤霞继。

渚日远阴映,湖云尚明霁。

林昏楚色来,岸远荆门闭。

至夜转清迥,萧萧北风厉。

沙边雁鹭泊,宿处蒹葭蔽。

圆月逗前浦,孤琴又摇曳。

泠然夜遂深,白露沾人袂。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翻译

我如一叶轻舟,漂浮在夕阳西下的山边。
常常随着远去的船帆,延伸到无尽的天际。
万物景象归于宁静,山峦在傍晚的余晖中显得绚丽。
清澈的流水幽暗,太阳落下后只剩孤独的晚霞。
远处的江岸被夕阳阴影笼罩,湖面云彩依然明亮。
树林渐暗,楚地的色彩显现,岸边的荆门已关闭。
夜晚来临,愈发清冷,北风吹得凄厉。
沙滩边,雁鹭停歇,芦苇丛中隐藏着它们的栖息地。
明亮的圆月挂在前滩,孤独的琴声轻轻摇曳。
夜深了,清冷的露水打湿衣裳。

注释

一身:指诗人自己。
轻舟:比喻诗人像小船一样轻盈。
落日:夕阳。
西山:西方的山峰。
去帆:离去的船帆。
长天势:广阔的天空景象。
物象:自然景象。
清:宁静。
亭亭:形容水流清澈。
孤霞:孤独的晚霞。
渚日:江中的日影。
阴映:被阴影覆盖。
湖云:湖面上的云彩。
明霁:晴朗。
林昏:树林昏暗。
楚色:楚地的景色。
荆门:地名,这里代指远方。
至夜:到了夜晚。
清迥:清冷而遥远。
雁鹭:雁和鹭鸟。
蒹葭:芦苇。
圆月:明亮的满月。
摇曳:摆动。
泠然:清冷的样子。
白露:夜间凝结的露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景图,诗人以轻舟之身融入了落日的壮丽画面。开篇即写“一身为轻舟,落日西山际”,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对自由漂泊生活的向往。

"常随去帆影,远接长天势"中,“去帆影”指的是远去船只的影子,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阔。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远方世界的无限向往,以及想要超越现实限制、与广阔天地相连的心境。

"物象归馀清,林峦分夕丽"一句则描绘了景色在傍晚时分的变化,“物象”指的是自然界的各种景物,而“馀清”则是形容它们在暮色中呈现出的宁静与清新。接下来的“林峦分夕丽”进一步渲染了山峦在黄昏时分的美丽。

"亭亭碧流暗,日入孤霞继"中的“碧流”指的是河流,而“亭亭”则形容其清澈见底的状态。诗人通过这一句强调了水的宁静与清澈,同时也表达了对即将消逝的光阴的留恋。

接下来的几句:“渚日远阴映,湖云尚明霁。林昏楚色来,岸远荆门闭。”则是对晚景的进一步描写。诗人通过“渚日”、“湖云”、“林昏”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界在傍晚时分的各种变化。

"至夜转清迥,萧萧北风厉。沙边雁鹭泊,宿处蒹葭蔽。”这些句子则是对夜景的描绘,“至夜”意味着时间已经到了深夜,而“转清迥”则形容了这种时刻的宁静与深远。“萧萧北风厉”则增添了一种严寒和凛冽的感觉。"沙边雁鹭泊,宿处蒹葭蔽"中,“雁鹭”指的是水鸟,而“蒹葭蔽”则形容了宿营地的隐蔽与安全。

最后两句:“圆月逗前浦,孤琴又摇曳。泠然夜遂深,白露沾人袂。”是对夜晚的进一步描写。“圆月”指的是满月,而“逗前浦”则形容了月光在水面上的流淌和静谧。"孤琴又摇曳"中,“孤琴”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艺术的情感表达,"摇曳"则是对这种情感的渲染。"泠然夜遂深"形容了夜晚的宁静,而“白露沾人袂”则增加了一种湿润和清凉的感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以及在这种美景中所激发出的各种情绪。

收录诗词(55)

常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 字:号不详
  • 生卒年:708-765

相关古诗词

张山人弹琴

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

岂惟丘中赏,兼得清烦襟。

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音。

了然云霞气,照见天地心。

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

改弦扣商声,又听飞龙吟。

稍觉此身妄,渐知仙事深。

其将鍊金鼎,永矣投吾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张公子行

日出乘钓舟,袅袅持钓竿。

涉淇傍荷花,骢马闲金鞍。

侠客白云中,腰间悬辘轳。

出门事嫖姚,为君西击胡。

胡兵汉骑相驰逐,转战孤军西海北。

百尺旌竿沈黑云,边笳落日不堪闻。

形式: 古风

张天师草堂

灵溪宴清宇,傍倚枯松根。

花药绕方丈,瀑泉飞至门。

四气闭炎热,两崖改明昏。

夜深月暂皎,亭午朝始暾。

信是天人居,幽幽寂无喧。

万壑应鸣磬,诸峰接一魂。

遂登仙子谷,因醉田生樽。

时节开玉书,窅映飞天言。

心化便无影,目精焉累烦。

忽而与霄汉,寥落空南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闲斋卧病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二首(其一)

旬时结阴霖,帘外初白日。

斋沐清病容,心魂畏虚室。

闲梅照前户,明镜悲旧质。

同袍四五人,何不来问疾。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