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再次胡德昭韵(其一)

不将颜色汗黄金,落得灞桥驴上吟。

是处江山生酒兴,满天风雪得梅心。

觥筹堂里春声沸,灯火林皋夜色深。

人世可能行乐耳,重游不用卜晴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不愿用汗水换黄金,只愿在灞桥骑驴吟诗。
无论何处山水间都激发饮酒的兴致,满天风雪中更显梅花的傲骨。
宴席上杯盘交错,春意盎然,夜晚的湖边灯火阑珊,夜色深深。
人生或许就是为了寻欢作乐,再次游玩无需再占卜天气好坏。

注释

颜色:比喻珍贵或华丽。
黄金:象征财富或珍贵物品。
灞桥:古代地名,与诗歌情感相关联。
酒兴:饮酒的兴趣或豪情。
梅心:梅花的坚韧和高洁,也暗指诗人的情怀。
觥筹:酒杯和筹码,代指宴饮。
春声沸:春天的热闹景象。
林皋:水边的草地,泛指野外。
晴阴:天气的好坏。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爱国主义者文天祥所作,名为《山中再次胡德昭韵(其一)》。诗中的意境雄浑,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内心的豪迈情怀。

“不将颜色汗黄金”两句,以鲜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诗人在山中观赏到自然界的色彩变化,不需要用黄金去装饰它,因为大自然本身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是处江山生酒兴,满天风雪得梅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川的向往和激赏,以及在严寒中梅花独自盛开的坚韧不拔精神。这里的“酒兴”指的是被美景所激发的情感,而“梅心”则象征着高洁和坚强。

“觥筹堂里春声沸,灯火林皋夜色深”两句,描绘了一幅春日里山中小屋的温馨场景。诗人在这里用“觥筹”形容桌椅之类的器物,用“春声沸”来表达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而“灯火林皋夜色深”则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夜晚氛围。

“人世可能行乐耳,重游不用卜晴阴”两句,传递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面对自然变化时的豁达心境。这里的“行乐耳”意味着在大自然中寻找快乐,而“重游不用卜晴阴”则表明诗人不需要占卜天气,愿意随遇而安地享受山中的每一次旅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热爱自然、崇尚高洁和勇于面对生活挑战的情怀。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观芙蓉池

洪篽既恣意,丹锁乃联格。

怅前事屡违,指后望恐饰。

因之振冥冥,斯奇遂不匿。

矧余无任志,观此嘉所识。

动非烦自然,感迹亦不啬。

回风病其薄,澹影究所实。

鱼溅岂必设,久之果能得。

缅此适凉会,渐近何可息。

叶蔓顾已深,红涌尚思亟。

虽非志所予,良为瞻景即。

显象非一途,秋风恒足及。

澹谈非世宁,迢迢终不抑。

从此儆虚遐,觌取众逸色。

形式: 古风

山中再次胡德昭韵(其二)

人生柳絮斗坚牢,过眼春光叹伯劳。

蜀道谩传千古险,庐山方许一人高。

眼前见赤徒妨道,耳后生风未当豪。

明月芦花随处有,扁舟自在不须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山中再次胡德昭韵(其三)

曾见尊前此客哉,笑携麈尾拂莓苔。

水边飞雁年年见,湖上新亭日日来。

酹菊醉馀披草坐,探梅吟罢带花回。

北崖尚被刚风隔,笑按匆匆上马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山中感兴三首(其三)

桃花何夭夭,杨柳何依依。

去年白鸟集,今年黄鹄飞。

昔为江上潮,今为山中云。

江上潮有声,山中云无情。

一年足自念,况复百年长。

但存松柏心,天地真茫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