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儿时记忆的怀念,以及对岁月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犹忆儿时襁褓中,天南跋涉到江东"表达了诗人对童年时代的回忆,那时候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在广阔的天地间奔走,直至来到了江东。此处“襁褓”指婴儿时期所穿的布兜,“跋涉”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童年时对世界的探索与冒险。
"间关岭海三千里,倏忽星霜六十翁"一句,则转折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跨越了三千里的山川河海,却发现岁月匆匆,自己已至暮年。这一句通过“间关岭海”强调空间上的广阔与时间上的长久,而“倏忽星霜六十翁”则用以日夜星辰的更迭来比喻光阴似箭,岁月匆匆。
"追远无涯心事苦,苟生何益暮途穷"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与个人命运的深切感慨。诗人追忆过去的心事,如同无法触及边际的痛苦,反问自己纵使能够活着,又有何种益处呢?在这个问题中,诗人流露出对生活无常和个人境遇的悲哀。
"雪消日薄寒尤力,独倚危楼数过鸿"则是诗人的直接感受。春天来临,积雪融化,阳光变得柔和,但气温尚冷,诗人孤身一人倚靠在高楼上,数着飞行的鸿雁。这一句通过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孤独的形象,传达了诗人的凄清与寂寞。
总体而言,此诗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和生命感慨的抒情之作。诗人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勾勒出一个关于时间、空间与个人命运交织的深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