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元日二首(其一)

犹忆儿时襁褓中,天南跋涉到江东。

间关岭海三千里,倏忽星霜六十翁。

追远无涯心事苦,苟生何益暮途穷。

雪消日薄寒尤力,独倚危楼数过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儿时记忆的怀念,以及对岁月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犹忆儿时襁褓中,天南跋涉到江东"表达了诗人对童年时代的回忆,那时候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在广阔的天地间奔走,直至来到了江东。此处“襁褓”指婴儿时期所穿的布兜,“跋涉”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童年时对世界的探索与冒险。

"间关岭海三千里,倏忽星霜六十翁"一句,则转折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跨越了三千里的山川河海,却发现岁月匆匆,自己已至暮年。这一句通过“间关岭海”强调空间上的广阔与时间上的长久,而“倏忽星霜六十翁”则用以日夜星辰的更迭来比喻光阴似箭,岁月匆匆。

"追远无涯心事苦,苟生何益暮途穷"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与个人命运的深切感慨。诗人追忆过去的心事,如同无法触及边际的痛苦,反问自己纵使能够活着,又有何种益处呢?在这个问题中,诗人流露出对生活无常和个人境遇的悲哀。

"雪消日薄寒尤力,独倚危楼数过鸿"则是诗人的直接感受。春天来临,积雪融化,阳光变得柔和,但气温尚冷,诗人孤身一人倚靠在高楼上,数着飞行的鸿雁。这一句通过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孤独的形象,传达了诗人的凄清与寂寞。

总体而言,此诗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和生命感慨的抒情之作。诗人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勾勒出一个关于时间、空间与个人命运交织的深刻主题。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丙戌除夕次韵仁近二首(其二)

盆梅开欲尽,翠干已苔深。

物极容春蛰,人穷自陆沈。

钟知浮世事,灯识老儒心。

冶陌饶芳草,衰迟肯重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丙戌除夕次韵仁近二首(其一)

岁穷犹此客,不早见几微。

岂易赊邻酝,何惭典故衣。

馀寒当有几,小忍未为非。

野烧回青润,春山饱蕨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东山庙

灵迹从来擅胜游,兹山亦复甲吾州。

杉腰一殿悬金屋,云脚千家耸画楼。

钟鼓邻僧新院宇,桑麻平世旧田畴。

乾坤大数谁能问,生者聊存死即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东晋

刘琨劝进岂无闻,王猛临终亦有云。

秽史汝能诬正统,老伧谁实莅馀分。

山阴禊事流觞帖,彭泽归来植杖文。

二物万年终不泯,可能草木张吾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