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太夫人

为湘乡相国外姑,门户生辉,提瓮不忘荆布日;

祝南岳夫人上寿,孙曾掩泣,开樽未到菊花天。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诗赞颂欧阳太夫人的德行与影响,以湘乡相国之妻及南岳夫人之身份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对她的尊敬与祝福。

首句“为湘乡相国外姑,门户生辉”,描绘了欧阳太夫人作为湘乡相国的外祖母,其家族门第因此而光彩照人。这里的“门户生辉”不仅指家族声望的提升,更蕴含着她对家族荣耀的贡献与影响。

次句“提瓮不忘荆布日”,则通过生活细节展现了欧阳太夫人勤俭持家的美德。在艰苦的日子里,她不忘记节约与节俭,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管理,更是对后辈品德教育的体现。提瓮,即提水桶,象征日常劳作;荆布,指粗陋的衣物,代表简朴的生活。这句话通过这些日常场景,赞美了她朴素而坚韧的品质。

接着,“祝南岳夫人上寿,孙曾掩泣”,表达了对欧阳太夫人长寿的祝愿以及子孙们因她的离世而感到的哀伤。南岳夫人在这里可能是指欧阳太夫人的另一个身份或象征,代表着她作为长辈的权威与智慧。孙曾掩泣,既体现了对她的深厚情感,也暗示了她的影响力深远,以至于在她去世时,连孙辈和曾孙辈都为之动容。

最后,“开樽未到菊花天”,则是对欧阳太夫人逝世前未能享受到晚年幸福时光的惋惜。开樽,意为开启酒瓶,常用来形容欢庆或庆祝的场合;菊花天,则是秋季,菊花盛开之时,象征着收获与美好。这句话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欧阳太夫人未能在菊花盛开的美好季节中享受生活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欧阳太夫人作为一位贤妻良母、家族支柱的光辉形象,以及她在后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98)

李寿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郭夫人

春梦当年,想缡结汾阳而后,驰驱万里,拚送夫君,雾鬓冷清辉,犹疑宝瑟分飞,别来无恙;

秋声何在,正槎浮海上之时,缥缈三山,召还仙子,霓裳翻苦调,只恐琼楼深处,高不胜寒。

形式: 对联

曹太夫人

值天孙渡河桥先日以生,夜月机丝,断杼教成名御史;

踪在家读汉书千载而后,秋风纱缦,传经望失太夫人。

形式: 对联

周太夫人

生平奉祖母以逮阿姑,每戒旦晨兴,茶手不忘支晚岁;

长君由翰苑而迁谏院,奈通明夜奏,草心无力驻春晖。

形式: 对联

李太夫人

宰官堂上,萱草年深,骤游子寒心,缝线泣三春去矣;

王母庭中,桂花秋冷,想慈颜瞑目,舞衣见千里归来。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