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日晚歌

东郊草长牛正肥,沟渠水通田可犁。

老翁向田姑哺儿,新妇厨中炊独迟。

归来对客少閒语,但说田家有辛苦。

春寒种谷不著泥,北风吹麦皆入土。

里胥徵税不得了,丁男出官多奔走。

两月山中去不归,老身那似少年时。

春深田家百事急,田多草荒犁不及。

野鹿呦呦满旧山,随牛终日在田间。

纵及收成罢耕作,官家无事身始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田家日晚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展现了明代农民劳作的艰辛与生活的不易。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忙时节的繁忙景象和农民面对赋税压力的无奈。

首句“东郊草长牛正肥”,描绘了春天田野上绿草如茵,牛群肥壮的景象,预示着农事即将开始。接着,“沟渠水通田可犁”点明了春耕的准备就绪,水道畅通,田地适宜耕作。

“老翁向田姑哺儿,新妇厨中炊独迟。”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家庭成员在农忙季节的角色分工,老翁下田劳作,照顾孩子,而新妇则在家中忙碌,炊烟晚起,体现了家庭间的相互支持。

“归来对客少閒语,但说田家有辛苦。”农人归来后,与客人交谈时,话语中透露出的不仅是日常的问候,更多的是对田间劳作的辛酸与疲惫的感慨。

“春寒种谷不著泥,北风吹麦皆入土。”这两句描述了春寒料峭的天气条件下,农民们不顾严寒,播种谷物的情景,以及北风中麦苗被吹倒的景象,凸显了农事的艰难。

“里胥徵税不得了,丁男出官多奔走。”里胥是古代地方管理的小吏,他们负责征收赋税,农民们为了应付沉重的赋税,不得不四处奔走,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压力。

“两月山中去不归,老身那似少年时。”这两句表达了长时间远离家乡、劳作于山中的农民,岁月流逝,身体不再年轻,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春深田家百事急,田多草荒犁不及。”随着春天的深入,农事更加紧迫,田地因草木茂盛而难以及时耕作,体现了农事的紧张与挑战。

“野鹿呦呦满旧山,随牛终日在田间。”描绘了山林间野鹿悠闲自得,与农人辛勤劳作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纵及收成罢耕作,官家无事身始閒。”即使到了收获季节,农人也难以真正休息,因为还有官家的事务需要处理,体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复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在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等四季农事中的辛勤劳动,以及面对社会经济压力的无奈与坚韧。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农民生活艰辛的同情,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田园诗。

收录诗词(157)

李时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明

昨日街头初禁烟,今日清明烟火传。

家家齐上坟头拜,更剪荆榛挂纸钱。

东郊古碑翳荒草,近陇累累谁洒扫。

问著樵夫说姓名,子孙繁华难自保。

轻裘骏马谁家儿,东阡西陌纷相随。

斗残蹴鞠忽归去,还向高堂纵歌舞。

形式: 古风

古意寄曾学士二首(其一)

百川日夜流,浩浩以东注。

环海几万里,不见涯涘处。

混涵无不容,日月自吞吐。

风波任荡潏,贝错极生聚。

万古长若斯,焉能为量数。

蛟龙挟云雨,倏忽甘泽布。

深弘有如此,岂比寻常具。

形式: 古风

古意寄曾学士二首(其二)

梧桐生崇冈,亭亭出云林。

一朝樵夫采,斤斧来相寻。

幸尔爨下馀,斲削成素琴。

粲粲弦朱丝,烨烨徽黄金。

当窗试一弹,悠然太古音。

清风流水远,白云苍山深。

世无钟子期,谁能识其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立雪斋

讲学志已笃,更欲从明师。

鹄立在函丈,翼翼慎其仪。

岂不思退逸,进修当此时。

朔风吹前庭,雪落何霏霏。

凝心注道妙,不觉寒切肌。

自非素志坚,安取青名垂。

阳风激高唱,兔苑誇严辞。

徒然骇众听,名教竟何裨。

揆予慕前修,将殊世俗为。

轩居既旷达,岂徒积书诗。

勖哉崇明德,贤哲与同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