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龙尾道南望忆庐山旧隐

龙尾道边来一望,香炉峰下去无因。

青山举眼三千里,白发平头五十人。

自笑形骸纡组绶,将何言语掌丝纶。

君恩壮健犹难报,况被年年老逼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龙尾道旁我独自眺望,遥望香炉峰却无法前往。
满眼望去是绵延三千里的青山,而我已是白发满头的五十老人。
自我嘲笑这身形被官职束缚,又该如何用言语执掌朝廷的诏令。
在身体健康时尚且难以报答君恩,更何况年年老去,身体日益衰弱。

注释

龙尾道:指道路的名字,具体位置未知,可能是一个地名。
香炉峰:江西庐山的一座著名山峰。
平头:形容头发已白,年事已高。
组绶:古代官印的系带,这里代指官职。
丝纶:古代皇帝诏书的代称,纶是制作诏书用的丝线。
壮健:身体健康,精力旺盛。
逼身:逼近自身,此处指年老逼近,身体衰老。

鉴赏

诗中“龙尾道边来一望,香炉峰下去无因”两句表达了诗人登临之地,远眺庐山旧隐的意境。龙尾道、香炉峰都是实指庐山中的具体地点,但在这里被用来烘托出一种超脱尘世、寻觅心灵寄託之所的情怀。

“青山举眼三千里,白发平头五十人”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与诗人自我形象的对比画面。青山如海,眼前尽收,而白发如霜,岁月沧桑,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时光流逝、生命有限的深刻感悟。

“自笑形骸纡组绶,將何言語掌絲綸”两句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身处世俗而又难以超脱的苦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语言的局限性和无奈情绪。诗人意识到即使有千言万语,也无法完全表达心中的感慨。

“君恩壮健犹难报,况被年年老逼身”两句则流露出了诗人对君恩的感激之情与对时光逼迫、身体衰老的无奈。君恩难以完全回报,更何况是面临着岁月的侵蚀,身体的日渐衰弱。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旧隐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对于生命流逝和时光无情的深切感悟,以及对君恩难报的感激之情。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老成谜底、内涵丰富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登西山望硖石湖

菱歌清唱棹舟回,树里南湖似鉴开。

平障烟浮低落日,出溪路细长新苔。

居民地僻常无事,太守官閒好独来。

犹忆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独书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登西楼忆行简

每因楼上西南望,始觉人间道路长。

碍日暮山青蔟蔟,漫天秋水白茫茫。

风波不见三年面,书信难传万里肠。

早晚东归来下峡,稳乘船舫过瞿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答苏庶子

偶作关东使,重陪洛下游。

病来从断酒,老去可禁愁。

款曲偏青眼,蹉跎各白头。

蓬山闲气味,依约似龙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答林泉

好住旧林泉,回头一怅然。

渐知吾潦倒,深愧尔留连。

欲作栖云计,须营种黍钱。

更容求一郡,不得亦归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