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里人陈会往见江西漕使

劝君少留持一觞,与君乡里皆陵阳。

儿童共戏苦盐岸,老大相逢乌石冈。

拾遗平生丈人行,拊我谓我能文章。

岂知今无一丝长,但馀颠华面颜苍。

君行往见玉节郎,感时忧国歌慨慷。

饷师十万西平羌,笑我挟筴山中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送里人陈会往见江西漕使》。诗中以深情厚谊为基调,描绘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首句“劝君少留持一觞”,诗人以劝酒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留恋,希望友人能稍作停留,共享片刻欢愉。接着,“与君乡里皆陵阳”一句,点明了友人来自的地方,表达了对友人家乡的怀念之情。

“儿童共戏苦盐岸,老大相逢乌石冈”两句,通过对比儿童的天真无邪与老年的沧桑,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同时也蕴含着对友人过去生活的回忆与感慨。

“拾遗平生丈人行,拊我谓我能文章”描绘了友人过去的成就与身份,以及友人对自己文章才华的认可,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相互之间的尊重。

“岂知今无一丝长,但馀颠华面颜苍”两句,诗人通过自谦之词,表达了自己年华已逝,岁月不饶人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未来的期许与祝福。

最后,“君行往见玉节郎,感时忧国歌慷慨”表达了对友人此行的关切与期待,希望友人在新的环境中能够有所作为,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饷师十万西平羌,笑我挟筴山中藏”则是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预祝友人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成功,同时也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自嘲。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421)

韩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字:子苍
  • 号:牟阳
  •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 生卒年:1080~1135

相关古诗词

夜与疏山清公对语因设果供戏成长句

落叶屑窣鸣风廊,四无人声夜未央。

道人过我谈真常,客舍有底相迎将。

竹炉篝火曲木床,乌桕为烛枫脂香。

青梨累累饤坐光,黄甘十子近著霜。

醯梅蜜杏经年藏,红糁缀枝加柘浆。

莼藕藷芋蘘荷姜,堆盘满桉次第尝。

忆初见翁修水旁,转头八十须眉苍。

尔时尊宿略丧亡,屹如枞桧老不僵。

而我昔漫参朝行,十年投闲坐老狂。

人生一梦炊黄粱,诸法本闲人自忙。

况今世故甚扰攘,与翁幸憩菩提坊。

夜阑一酌馀甘汤,他年此乐不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昔与道颜智俱二僧居武宁明心寺未几与俱避贼山中颜几不免绍兴三年复会于广寿寺偶作一首

昔与二子居明心,避贼夜走南山阴。

天寒更蹋沮洳径,月黑错堕杨梅林。

历险登危四三里,少复前行过溪水。

平明乞火野人家,十日身藏岩窟里。

闽俱叹我装赍空,蜀颜转陷妖氛中。

谁言性命脱针孔,沉忧伤人衰疾同。

春风酣酣柳边寺,相对梦中论梦事。

莫嫌薄饭一茎齑,郡国而今无鼓鼙。

形式: 古风

送贤上人归云门庵

云门秀色连云居,石林参天冬不枯。

溪回彷佛菜叶下,路转崔嵬茆屋孤。

上人一口尽诸佛,肯顾世上群儿愚。

独寻庞老不惮远,此事古有今人无。

我穷活计依精庐,千年香火勤朝晡。

远来无物可祗待,苦笋淡粥同斋盂。

翻然别我出门去,春雨趁耕姜芋区。

不须领众强自苦,一庵高卧真良图。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送秀老住南岳上封寺

人生孰不营,世事复见羁。

独有山居佳,古语不我欺。

君今视霄汉,已与诸佛期。

而我在泥滓,未免高人嗤。

劝君安此山,老大将何之。

底处不相见,勿言长别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