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绝市无肉举家不免蔬食因书数语(其三)

怪生食指动晨餐,拗项蒸毛忽满盘。

总为饥驱嗟我老,未能饱死笑人单。

不除豪气杯中兴,空有功名镜里看。

菽水虽贫归去好,白头慈母要团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为何早晨突然食欲大增,烤鸡毛发竟满满一盘。
只因饥饿驱使我衰老,却未能饱餐终老,只能苦笑他人孤单。
不再能借酒浇豪情,只剩下镜中的功名虚影。
即使生活清贫,还是觉得回家团聚最好,白发慈母期盼着一家团圆。

注释

怪生:难怪。
食指:食欲。
拗项:烤。
蒸毛:烤熟的毛发。
忽:突然。
满盘:满盘子。
总为:只因。
饥驱:饥饿驱使。
嗟我老:感叹我已老去。
未能饱死:未能饱餐到死。
笑人单:嘲笑他人孤单。
不除:不再消除。
豪气:豪放的气概。
杯中兴:杯中的豪情。
空有:只有。
镜里看:镜中的映像。
菽水:粗茶淡饭。
虽贫:虽然贫穷。
归去好:回家最好。
白头:白发苍苍。
慈母:慈祥的母亲。
团栾:团聚。

鉴赏

这首宋诗《两日绝市无肉举家不免蔬食因书数语(其三)》是虞俦所作,主要描绘了诗人因为连续两天在市场上买不到肉,全家只能以蔬菜为食的生活情境。首句“怪生食指动晨餐”形象地写出早晨家人因饥饿而食欲大增的情状,"拗项蒸毛忽满盘"则夸张地描述了菜肴的简单,可能是蒸熟的蔬菜堆满了盘子。

诗人感慨“总为饥驱嗟我老”,感叹年事已高却仍需为生活奔波,"未能饱死笑人单"则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孤寂的苦笑。接着,“不除豪气杯中兴”表达了诗人即使生活清贫,依然保持着豪情壮志,但这些壮志只能在酒杯中寻求慰藉。“空有功名镜里看”则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功名只能在镜中自我欣赏。

最后两句“菽水虽贫归去好,白头慈母要团栾”表达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即使生活简朴,也希望能回到家中陪伴年迈的母亲,享受天伦之乐。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的无奈,也有对亲情的坚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两日绝市无肉举家不免蔬食因书数语(其二)

山园秀色故堪餐,明月批来白玉盘。

小县经年常乏俸,颓墙过午尚悬单。

妇兴举案齐眉叹,婢愧添薪墨腕看。

无肉纵令人解瘦,却宜相对碧檀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两日绝市无肉举家不免蔬食因书数语(其一)

市无晨饮助加餐,空愧先生苜蓿盘。

尚有园人供菜把,漫劳稚子写牌单。

俸钱先自无多了,宾客从来不惯看。

已誓长斋依绣佛,妻孥休怪瘦栾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伯兄挽诗

邻鸡催晓破秋天,一枕邯郸便脱蝉。

应了世间如梦幻,况于酒里得天全。

鸿陂曩昔闻谣鹄,下舍凄凉念击鲜。

谁遣惊风吹雁序,不堪雪涕望新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余壬子秋丁太夫人忧因取藏经看阅至甲寅春以病眼且止然将及一半矣尚期晚岁毕此志愿但两年来有烦主藏上人昕公取送良劳因以一偈谢之

五千经卷乃吾心,眼力年来却不胜。

且学赵州看半藏,从教舍利说三乘。

循行数字难成佛,兀坐焚香也似僧。

此法本来无所得,多生受记有燃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