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临水兴不尽,虚舟可同嬉。
还云与归鸟,若共山僧期。
世事吾不预,此心谁得知。
西峰有禅老,应见独游时。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和超脱世俗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临水兴不尽,虚舟可同嬉"表明诗人面对潺潺流水时心中涌现出无尽的快乐与激情,而那空无一物的小船似乎也能成为他嬉戏玩耍的伙伴。"还云与归鸟,若共山僧期"则将自然界的变化——云卷云舒,与归巢之鸟,以及隐居山林的僧人联系起来,暗示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世事吾不预,此心谁得知"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繁杂事务持有超脱态度,他的心境只有自己清楚,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最后两句"西峰有禅老,应见独游时"则点出了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西峰的禅老,这位长期修行的老僧应该在诗人独自漫步的时候出现,似乎是在暗示诗人内心世界的某种和谐与平静。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超脱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心灵境界。
不详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超然独游趣,无限别山情。
予病不同赏,云闲应共行。
斋容秋水照,香氎早风轻。
曾被陈王识,遥知江上迎。
真性在方丈,寂寥无四邻。
秋天月色正,清夜道心真。
大梦观前事,浮名悟此身。
不知庭树意,荣落感何人。
入道曾经离乱前,长干古寺住多年。
爱贫唯制莲花足,取性闲书树叶篇。
自笑不归看石榜,谁高无事弄苔泉。
身外空名何足问,吾心已出第三禅。
春意赏不足,承夕步东园。
事表精虑远,月中华木繁。
开襟寄清景,遐想属空门。
安得纚芳屣,看君幽径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