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其三)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翻译

庭院的绿苔上布满了红叶,到了金菊盛开的时候,已经很接近重阳饮宴了。每日的霜露打向荷花,凋谢了如绿扇的荷叶。荷塘笼罩在烟雾之中,池水清澈,犹如皎洁的白练。
试图迎着凉风将醉酒吹醒,而恰好在高楼之上,忽然看见大雁南飞。几片预示霜降的云影在飘动,那家的芦管吹奏出愁怨的乐章。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五句、四仄韵。
重阳宴:指重阳节的宴会。
古时有重阳登高饮酒的风俗。
绿扇:指荷叶。
澄如练:形容水清澈洁白。
见:同“现”。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庭院的画面。"庭院碧苔红叶遍"写出了深秋时节,庭院中青苔翠绿,红叶满地的景象,色彩对比鲜明。"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点明了时令,金黄色的菊花盛开,预示着重阳节的到来。

"日日露荷凋绿扇"描绘了荷花在秋露中凋零,如同绿色的扇子逐渐失去生机。"粉塘烟水澄如练"则以比喻手法,形容池塘水面如白绸般清澈,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试倚凉风醒酒面",词人借秋风的清凉来驱散酒意,感受自然的清新。"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雁阵南飞,词人恰好在高楼上欣赏这一幕,寓情于景,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最后两句"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通过云影的移动和远处芦笛的哀怨声,营造出一种凄清的秋意,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相思与离别之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秋景抒发情感的婉约之作,展现了晏几道词的细腻与深情。

收录诗词(264)

晏几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字:叔原
  • 号:小山
  •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 生卒年:1038年5月29日—1110年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其八)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十四)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十二)

碧落秋风吹玉树,翠节红旌,晚过银河路。

休笑星机停弄杼,凤帏已在云深处。

楼上金针穿绣缕,谁管天边,隔岁分飞苦。

试等夜阑寻别绪,泪痕千点罗衣露。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四)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

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

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