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安稳瓯闽路,介居天一方。
双旌谁出守,八郡莫如漳。
日月中天近,风霜去路长。
相知惟白首,端冕拜清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启程赴任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和美好祝愿。"安稳瓯闽路"一句,设定了送别的地点在连接瓯闽之地的一条平静道路上,"介居天一方"则表明此处与世隔绝,如同独立于一片净土一般。
接下来的"双旌谁出守"和"八郡莫如漳"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强调了某位守卫者的英勇无比,以及对赴任之地——漳州的赞美。这里的"双旌"可能指的是军旗或其他象征权威的标志,而"八郡"则是对漳州周边地区的泛称,意味着这是一片广大而重要的地方。
诗人随后写道:"日月中天近,风霜去路长。"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流逝和旅途的漫长与艰难,"日月中天近"暗示着白昼短暂,而"风霜去路长"则是对即将远行者所面临的严寒和遥远道路的描绘。
最后两句"相知惟白首,端冕拜清光。"表达了诗人与赴任者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美好品德的赞颂。在这里,"相知惟白首"意味着只有头发变白时才会真正理解彼此之间的情谊,而"端冕拜清光"则是在送别之际,对朋友保持高尚品格的期望和祝愿,"端冕"指的是端正的冠冕,象征着尊贵和庄重,而"清光"则可能是对天空中洁净阳光的比喻,代表着纯洁和明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事的描绘,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美好的祝愿,是一首送别之作中的佳篇。
不详
埋轮贤使者,重席老先生。
一别遽多岁,相望无几程。
到家乘暇日,为我话深情。
欲写相思语,昏花字不成。
稠众相从地,无言意已倾。
余方厌藜藿,子肯扣柴荆。
短棹起归暮,长亭如别情。
回头听羌管,拍拍唤愁生。
臭味张公子,生涯类我贫。
又为两乡梦,看即一朝绅。
洗眼千岩秀,抽身肥马尘。
他年乘夜雪,从子剡溪滨。
不记江城分袂初,几年东北望门闾。
寒温一纸无非便,忧病千端自作疏。
莫忘折梅寻胜事,悬知视草报初除。
及兹郡舍多閒日,早著山中未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