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法戒诗(其三)

《春秋》见至隐,《履霜》防忽微。

人主不早虑,因之致颠危。

前有谗不见,后有贼不知。

晋献惑嬖妾,优施教骊姬。

分明置堇毒,乃谓爱我为。

卒至两败伤,智谋亦何施。

覆辙示深鉴,足为后事师。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以《春秋》与《履霜》开篇,引出对君主早虑与防微杜渐的深刻思考。《春秋》记载了历史上的隐秘之事,《履霜》则告诫人们要警惕细微的征兆。诗人以此警示君主不应忽视早期的预警信号,否则可能导致国家的动荡乃至覆灭。

接着,诗人通过晋献公被宠妃所迷惑的故事,具体阐述了君主因信任奸佞而招致祸端的情况。晋献公因宠信骊姬,听信谗言,最终导致家族内斗,两败俱伤,聪明的计谋也无处施展。这不仅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也是对后世君主的警醒。

最后,诗人以“覆辙示深鉴,足为后事师”收尾,强调过去的历史教训对于未来的重要性。通过列举古代君主的错误决策和后果,提醒后世君主应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整首诗以历史典故为载体,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君主治理国家时应具备的远见卓识和警惕之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

收录诗词(17)

张鹏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经史法戒诗(其四)

天王柄下移,征伐强侯出。

霸业亦浸衰,陪臣势无匹。

强私家,弱公室,三桓六卿互分析。

岂无衣,六与七,不如子衣安且吉。

坏法乱纪自王朝,史书特继《春秋》笔。

形式: 古风

经史法戒诗(其五)

国有谋臣邻寝衅,贪人败类乘侥幸。

秦穆悔过著圣经,皤皤黄发实邦荣。

入朝见嫉入宫妒,殃及黎民终弗寤。

善善不用笑郭公,仁贤虽在国虚空。

形式: 古风

经史法戒诗(其六)

汉高大度膺神器,弘远规模传世世。

恭俭尤称文帝贤,身衣浣濯为民先。

年年祷祀祈民福,郑重农功珍五谷。

但令闾阎常富足,国家何用储金玉。

形式: 古风

经史法戒诗(其七)

神仙有无何恍惚,黄帝广成但传说。

秦皇汉武慕长生,方士怪迂始百出。

安期卢敖去不来,文成五利徒喧豗,神君未下鬼先集。

世上乌有神仙哉!蓬莱可望不可即。

但愿人人足衣食,升平乐过华胥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