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述工夫(其十七)清庵”为题,由元代诗人李道纯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诗人描绘了一座非同寻常的庵堂,强调了庵内生活与外界的不同。
首句“吾庵非是等闲庵”,点明此庵与众不同,不是寻常之庵。接着“未许常人取次观”,说明庵内生活并非外人所能轻易窥见或理解,暗示庵中有着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修行方式。
“一妇一夫能做活,三男三女打成团”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庵内成员和谐共处、共同劳作的场景。这里不仅体现了庵内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也暗含着一种超越世俗的团结精神。
“里头世界元来大,外面虚空未是宽”两句,对比内外空间,表达了庵内世界虽小却包罗万象,而外部世界看似广阔,实则有限。这不仅是对空间的思考,也是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洞察,暗示庵内修行者追求的是内心的广阔与自由。
最后,“试问主人为底事,报言北斗面南看”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引出庵主的回答。庵主的回答“北斗面南看”,既是对上文的回应,又蕴含着深意。北斗星位于北方,面南看北斗,意味着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事物,不被表面现象所局限,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洞察宇宙万物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一座非同寻常的庵堂及其内部生活,以及庵主的回答,展现了诗人对于修行、人生境界和宇宙观的独特见解,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