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宣王挽词三首(其一)

贵藩尧母族,外戚汉家亲。

业重兴王际,功高复辟辰。

爱贤唯报国,乐善不防身。

今日衣冠送,空伤置醴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是一首颂扬古代贤君、哀悼逝者的挽词,通过对前朝贵族母系家族和外戚关系的描述,以及对其治国理政之功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贤行的怀念与崇敬。

“贵藩尧母族,外戚汉家亲”两句点出了逝者的高贵身份和家族背景,其母亲出自尧帝之后,而其本人则是汉朝皇室的近亲,这种双重的尊贵血统为其在政治上取得崇高地位奠定了基础。

“业重兴王际,功高复辟辰”两句则描绘了逝者在政坛上的杰出成就。其中,“业重”指的是治国安邦的重任,“兴王际”则是恢复和发展王朝的事业;“功高”强调其政绩之高,“复辟辰”象征着时光的回转,可能暗示逝者有恢复往日荣光的能力。

接着,“爱贤唯报国,乐善不防身”两句表达了逝者的品德和为官理念。其“爱贤”指对人才的欣赏与提拔,而这种行为是为了国家的需要;“乐善”则是喜好行善之意,“不防身”意味着在做好事时毫无私心,只想利益他人。

最后,“今日衣冠送,空伤置醴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其中“今日衣冠送”指的是当下举行的送别仪式,衣冠代表着逝者生前的形象和地位;“空伤置醴人”则是说即使摆设了祭祀用的酒食,但此刻却只能徒增哀思,感慨于逝者的不在。

整首挽词通过对逝者家族背景、政治成就、品德理念以及个人哀悼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位古代贤君的全貌,以及诗人对于其逝世的深切怀念。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梁宣王挽词三首(其二)

金精何日闭,玉匣此时开。

东望连吾子,南瞻近帝台。

地形龟食报,坟土燕衔来。

可叹虞歌夕,纷纷骑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梁宣王挽词三首(其三)

像设千年在,平生万事违。

綵旌翻葆吹,圭翣奠灵衣。

垄日寒无影,郊云冻不飞。

君王留此地,驷马欲何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渡吴江别王长史

倚棹望兹川,销魂独黯然。

乡连江北树,云断日南天。

剑别龙初没,书成雁不传。

离舟意无限,催渡复催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游韶州广界寺

影殿临丹壑,香台隐翠霞。

巢飞衔象鸟,砌蹋雨空花。

宝铎摇初霁,金池映晚沙。

莫愁归路远,门外有三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