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初出淝口入淮

东风百里雪初晴,淝口冰开好濯缨。

野老拥途知意重,病夫抛郡喜身轻。

人心莫厌如弦直,淮水长怜似镜清。

回首夕岚山翠远,楚郊烟树隐襄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春风万里吹散了初降的白雪,淝河冰面融化适宜洗濯冠缨。
田野上的老人沿途相伴,深知这份情谊的珍贵,患病之人离开官府,因身体好转而感到轻松。
人们心中不要厌倦像琴弦般直率,淮河水清澈如镜,令人怜爱。
回首望去,夕阳下的山峦翠色渐远,楚地的郊野雾霭中,襄城隐约可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职归乡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欣喜之情。"东风百里雪初晴"一句,以春日东风为背景,描写雪后初晴的美好景象,既是自然美景的刻画,也象征着心境的明朗。"淝口冰开好濯缨"则表达了渡过淝水时冰解的喜悦,"濯缨"指的是船只在水中行驶的情形,显示出诗人对自由航行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野老拥途知意重,病夫抛郡喜身轻",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辞官归乡后的释然和满足。"野老"指的是隐居田园的诗人自己,而"病夫"则是自指其身体不适,但在抛弃繁重的职务后感受到身心的轻松。

"人心莫厌如弦直,淮水长怜似镜清"两句,则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纯净。"人心"指的是诗人的真诚情感,而"淮水"则是自然景物的象征,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心境的宁静。

最后两句"回首夕岚山翠远,楚郊烟树隐襄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河的深情。"夕岚山"指的是傍晚时分的山色,而"楚郊烟树"则是家乡的景象,通过这两句,诗人表现出了对远方故土的怀念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心路历程和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45)

李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字:公垂
  • 籍贯:亳州(今属安徽)
  • 生卒年:772—846

相关古诗词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其一)肥河维舟阻冻袛待敕命

罢分符竹作闲官,舟冻肥河拟棹难。

食檗苦心甘处困,饮冰持操敢辞寒。

夜灯空应渔家火,朝食还依雁宿滩。

西奏血诚遥稽首,乞容归病老江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其二)肥河维舟阻冻袛待敕命

淮阳效理空多病,疏受辞荣岂恋班。

陈力不任趋北阙,有家无处寄东山。

疲骖岂念前程税,倦鸟安能待暮还。

珍重八公山下叟,不劳重泪更追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灵蛇见少林寺

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

鳞蹙翠光抽璀璨,腹连金彩动弯环。

已应蜕骨风雷后,岂效衔珠草莽间。

知尔全身护昆阆,不矜挥尾在常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苏州不住遥望武丘报恩两寺

秋山古寺东西远,竹院松门怅望同。

幽鸟静时侵径月,野烟消处满林风。

塔分朱雁馀霞外,刹对金螭落照中。

官备散寮身却累,往来惭谢二莲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