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

暖日傍帘晓,浓春开箧红。

钗斜穿綵燕,罗薄剪春虫。

巧著金刀力,寒侵玉指风。

娉婷何处戴,山鬓绿成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春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女主人公的精致生活。首句“暖日傍帘晓”设置了整首诗温馨明媚的基调,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室内,给人以初春的温暖感觉。

接着,“浓春开箧红”则是对春天气息浓郁、万物复苏的生动描绘。这里的“箧”指的是盛放衣物或珍宝的箱子,而“红”色不仅象征着春天的花朵,更有喜庆繁华之意。

第三句“钗斜穿綵燕,罗薄剪春虫”展现了女主人公对美的追求和生活的雅致。钗是古代妇女的头饰,这里形容其斜倚而精致;綵燕则可能指的是绣有燕子的帷幕或衣物,体现了春日里细腻的生活情趣。而“罗薄剪春虫”中的“罗”应是轻薄的纱罗,“春虫”可能指的是春天出现的小虫子,如蜂、蝶等,这里的剪裁则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衣物的精心打理。

第四句“巧著金刀力,寒侵玉指风”进一步描绘了女主人公的生活细节。这里的“巧著”表明她使用金刀(可能是精致的裁剪工具)时的技艺高超,而“寒侵玉指风”则形容春日里微冷的气息以及她手指的细腻。

最后两句“娉婷何处戴,山鬓绿成丛”中,“娉婷”是对女主人公姿态的描写,意味着她的举止优雅而有致。“何处戴”则留下了一丝神秘感,让人好奇她将这些精心准备的装饰戴在何处。而“山鬓绿成丛”则可能暗示着她或许会将这些装饰佩戴于某个春日的郊游之中,亦或是在室内的一角构建起一个小小的春天景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初春时节女性生活的精致与美好,以及她们对于美的独特感受和追求。

收录诗词(36)

李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承古,官至御史中丞。善为文,尤工于诗。常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与许浑齐名,时号 “ 浑诗远赋”

  • 字:求古
  • 籍贯: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
  • 生卒年:831

相关古诗词

观廉女真葬

玉窗抛翠管,轻袖掩银鸾。

错落云车断,丁泠金磬寒。

鹤寻深院宿,人借旧书看。

寂寞焚香处,红花满石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过马嵬山

金甲云旗尽日回,仓皇罗袖满尘埃。

浓香犹自飘銮辂,恨魄无因离马嵬。

南内宫人悲帐殿,东溟方士问蓬莱。

唯馀坡上弯环月,时送残蛾入帝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过旧游见双鹤怆然有怀

谢公何岁掩松楸,双鹤依然傍玉楼。

朱顶巑岏荒草上,雪毛零落小池头。

蓬瀛路断君何在,云水情深我尚留。

他日若来华表上,更添多少令威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听王氏话归州昭君庙

献之闲坐说归州,曾到昭君庙里游。

自古行人多怨恨,至今乡土尽风流。

泉如珠泪侵阶滴,花似红妆满岸愁。

河畔犹残翠眉样,有时新月傍帘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