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义山所作,名为《挽介堂胡知郡(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情和往昔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知识传承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忆昨云从东野时,天街携手话心知。”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与朋友同行于东野之时的美好回忆,那时候他们手牵着手,在天街上畅谈心中所想,这份情谊深厚而真挚。
“澹庵往矣谁其嗣,文定今之学者师。”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知识传承的关怀。澹庵可能指的是某位先贤或圣人的居所,而现在已经不复存在,那些智慧的继承人又是谁呢?“文定”可能是指文定的学问或思想,作者在这里提醒现今的学者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
“德邵年高前辈行,山摧木坏哲人萎。” 这两句描绘了时代变迁带来的景象。德邵可能是指某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其道德如同高山,而现在这些伟大人物的形象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行渐远,就像山崩木朽一样,哲人也变得萎靡不振。
“虎头城下艰难共,古道如公更有谁。” 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共同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之间的情谊,以及对那些仍然坚守着古老道德的人的赞赏。在虎头城下的艰难时光,是作者与胡知郡共同度过的,而“古道如公更有谁”则是在问,在这个时代变迁中,像胡知郡这样还能坚持古道的人又有谁呢?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知识传承和时代变迁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严肃的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