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一百二十首(其三十二)

时人皆拜岁,山僧不贺年。

孟春犹寒在,日月几曾迁。

去年今日后,今日去年年。

新旧不同者,谁后复谁先。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时间流转与世事变迁的主题。诗人释怀深通过对比“时人”与“山僧”的不同态度,以及对“孟春犹寒在”的描述,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首句“时人皆拜岁,山僧不贺年”,将世俗与超然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对比。时人热衷于遵循传统习俗,迎接新年,而山僧则以一种超脱尘世的姿态,不为节日所动,表现出对物质世界的一种超越。

接着,“孟春犹寒在,日月几曾迁”两句,诗人以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来隐喻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春天虽已来临,但依然寒意未消,暗示着即使在看似美好的时刻,也隐藏着不易察觉的冷酷与挑战。同时,日月的更迭象征着时间的不断流逝,提醒人们珍惜每一刻。

“去年今日后,今日去年年”这两句,通过时间的循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每年的今天与去年的今天看似相同,实则已经不同,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新旧不同者,谁后复谁先”一句,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时间的长河中,新与旧之间有何区别?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还是旧事物在某种意义上永恒存在?这一问,引人深思,让人不禁反思个人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复杂关系。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时间、生命、变化与不变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偈一百二十首(其三十三)

时人皆拜岁,山僧也贺年。

光明一点在,从听二轮迁。

顺俗高叉手,和光小说禅。

个中如会得,佛祖本无传。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偈一百二十首(其三十四)

三年住此空花相,今日归欤水月同。

去住不须论彼此,人生万事转头空。

修习空花万行,宴坐水月道场。

降伏镜里魔军,成就梦中佛事。

形式: 偈颂

偈一百二十首(其三十五)

九重天上官家敕,唤起西庵瞌睡人。

为瑞为祥人莫问,金毛师子玉麒麟。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偈一百二十首(其三十六)

口忻得计掩深关,口醭心灰一味闲。

自笑行藏无料处,又随缘业过焦山。

形式: 偈颂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