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览支使孙中丞看可准大师诗序有寄

一千篇里选,三百首菁英。

玉尺新量出,金刀旧剪成。

锦江增古翠,仙掌减元精。

自此为风格,留传诸后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从一千篇文章中精选,提炼出三百首精华。
如同用玉尺新测出的佳作,又好似以金刀细致裁剪完成。
这些佳作增添了锦江的古雅韵味,仿佛仙人手掌减去了些许元气,凝聚于此。
从此确立了独特的风格,流传给后代学子。

注释

一千篇:形容文章众多。
三百首:指大量精选出的优秀作品。
菁英:精华、精英,这里指最好的诗文。
玉尺:比喻精细的评判标准。
新量出:新评选出来的。
金刀:比喻高超的技艺或精选过程。
旧剪成:经过传统而严格的方式编辑完成。
锦江:代指文化繁荣之地,此处可能特指四川成都的锦江,富有文学意象。
增古翠:增添了古老而浓郁的文化气息。
仙掌:传说中的仙人之掌,比喻高妙或珍贵之物。
减元精:比喻创作过程中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和精髓。
自此:从这时起。
风格:独特的文学风格或标准。
留传:流传,传承。
诸后生:后来的学者或读者,指后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所作,名为《因览支使孙中丞看可准大师诗序有寄》。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独特,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的艺术追求和风格特色。

“一千篇里选,三百首菁英。” 这两句开篇,便点出了诗人对于诗歌的严谨挑选,每一首都是精心筛选的佳作,体现出诗人的高标准和匠心独运。

“玉尺新量出,金刀旧剪成。” 这里通过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创作时的严谨态度。玉尺象征着精准无误,金刀则代表着切割掉不必要之物,使诗歌达到完美。

“锦江增古翠,仙掌减元精。” 这两句中,“锦江”可能指代诗人所在的环境,而“古翠”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仙掌”则象征着高超的技艺和纯净的精神世界,“减元精”说明了诗人对于艺术的追求,不仅是形式上的完美,更是内容上的一种提炼。

“自此为风格,留传诸后生。”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自己艺术成就的自信,以及希望这种独特的风格能够流传下去,影响后来的文人墨客。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透露出其对艺术极高的追求和严苛的自我要求。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纯粹美学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孙支使来借诗集因有谢

冥搜从少小,随分得淳元。

闻说吟僧口,多传过蜀门。

相寻江岛上,共看夏云根。

坐落迟迟日,新题互把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寺居

邻井双梧上,一蝉鸣隔墙。

依稀旧林日,撩乱绕山堂。

难嘿吟风口,终清饮露肠。

老僧加护物,应任噪残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寻阳道中作

秋声连岳树,草色遍汀洲。

多事时为客,无人处上楼。

云疏片雨歇,野阔九江流。

欲向南朝去,诗僧有惠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岁暮江寺住

山依枯槁容,何处见年终?

风雪军城外,蒹葭古寺中。

孤村谁认磬,极浦夜鸣鸿。

坐忆匡庐隐,泉声滴半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