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十六首(其二)

穆王有天下,王纲正齐肃。

玉帛来万邦,明堂覆重屋。

珠金严器皿,龙章粲华服。

玉戚副朱干,英茎荐清曲。

窈窕备嫔御,芳颜美如玉。

文章穷制作,采色已繁缛。

晚与化人游,清都暂经目。

梦回顾人世,怆恨情不足。

九重深且严,视若窘羁束。

腐朽视玉石,膻恶生膏沐。

倏起驾八骏,凌飞厉黄鹄。

远寻西王母,高宴昆山麓。

归来九庙荒,日暮歌黄竹。

形式: 古风

翻译

穆王统治天下,国家法度严谨有序。
各国进献礼品,明堂宏伟如重楼。
珍贵的玉器和金银装饰华美的器皿,龙纹图案的衣服光彩夺目。
华丽的玉戚配朱红色的盾牌,优美的音乐在清雅的场合演奏。
宫中美人众多,容貌如玉般美丽。
艺术创作达到极致,色彩丰富繁复。
晚年与仙人交往,短暂游览仙境。
梦醒后回顾人间,心中充满悲伤遗憾。
深宫禁地森严,仿佛囚禁一般。
视富贵如粪土,恶臭中滋生贪婪。
忽然间驾驭神骏,翱翔如黄鹄般凌空。
远赴西方寻找西王母,盛宴于昆仑山脚下。
归来时发现国庙荒凉,日落时分唱起哀歌。

注释

穆王:古代中国周朝的君主。
王纲:国家的法制和道德规范。
明堂:古代的大型宫殿,用于祭祀或重大典礼。
珠金:贵重的珠宝和黄金。
玉戚:玉制的兵器,象征权力。
清曲:高雅的音乐。
嫔御:宫中的妃嫔。
腐朽:比喻对财富的鄙视。
膏沐:油脂,这里比喻贪婪。
八骏:古代传说中的神马。
西王母:神话中的女神,居住在西方仙境。
黄竹:古代的一种哀歌,常用于表达悲伤或怀念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宫廷宴会,展现了当时的繁华与奢侈。开篇“穆王有天下,王纲正齐肃”直白地表达了君主对天下的统治和权力的掌控。“玉帛来万邦,明堂覆重屋”则描绘了一幅国际友好使节带着珍贵礼物前来的盛况,同时也透露出宫殿的宏伟与建筑的复杂结构。

“珠金严器皿,龙章粲华服”具体细致地展现了宴会上的奢侈装饰和穿戴,以及皇室成员的华丽服饰。随后的“玉戚副朱干,英茎荐清曲”则侧重于音乐与舞蹈表演的精彩。

中间部分“窈窕备嫔御,芳颜美如玉”描述了后宫佳丽们的容貌和气质,他们宛如美玉般令人赞叹。紧接着,“文章穷制作,采色已繁缛”则表达了一种对艺术创作已经达到极致却又感到困惑的情感。

晚宴结束后的游历“晚与化人游,清都暂经目”以及梦回时的感慨“梦回顾人世,怆恨情不足”表现了诗人对那种超脱凡尘、短暂聚会的无限感伤。

最后,“九重深且严,视若窘羁束。腐朽视玉石,膻恶生膏沐。”通过对宫禁深邃与规矩森严的描写,以及对过往繁华已成废墟的感慨,传达了诗人对权力高墙背后虚幻和无常的洞察。

“倏起驾八骏,凌飞厉黄鹄。”则是诗人想象中的超脱现实,一种精神上的解放与追求。接着,“远寻西王母,高宴昆山麓。”展现了对神话传说中仙境的向往,以及希望在那片美丽之地找到精神寄托。

结尾“归来九庙荒,日暮歌黄竹”则是诗人回归现实后的感慨,面对一场盛宴后遗留下来的空旷废墟,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哀愁和怀念。

收录诗词(382)

华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绿漪轩

开池傍清轩,环除种兰芷。

虚明淡星汉,疏影荐凫履。

君乎试凭轩,鉴此亭下水。

荡风生微澜,风定还泚泚。

悠然得真趣,吉祥来止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隐几

上天不殒霜,万木正鲜泽。

青蒿与长松,各挺岁寒节。

朔风吹沙寒,高岭冻积雪。

万木已摧落,长松独清洁。

人生无艰危,君子竟何别。

隐几试澄思,行藏易差辙。

形式: 古风

黄彦昭时思阁

孤丘锁千岑,层阁跨云起。

永怀霜露思,时未荐醪醴。

钦宗贵收族,蛰蛰神亦喜。

故令傲霜根,骈枝复连理。

黄侯渥洼种,一跃不容拟。

庆源如归墟,万壑自奔止。

终见君子乡,乃是鸣珂里。

形式: 古风

游武夷

函关崎嵚走秦鹿,天下并逐争群雄。

抉云翻空鳌足折,黔黎窜伏如寒蛩。

武夷山深水清泚,避世犹有高人踪。

龙泓东注海波涌,玉女翠拥秋云松。

赤霄真骨写虚壁,通泉凡笔惭非工。

藏舟浮梁跨绝壑,隐见似与天潢通。

当时鸡犬不复见,窠岩依旧烟霞笼。

我来秋杪月既望,尚有幽菊埋榛丛。

天容洗净雨新霁,云幕四卷清无风。

掀篷进棹穷异境,注目想见流残红。

回船杖屦蹑幽径,松竹窈窕环琳宫。

翠琬温辞耀华衮,金榜大字缠交龙。

自怜病骨挂尘网,幔亭高会何由逢。

解衣归卧玉琐碎,仰看明月穿疏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