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漪轩

开池傍清轩,环除种兰芷。

虚明淡星汉,疏影荐凫履。

君乎试凭轩,鉴此亭下水。

荡风生微澜,风定还泚泚。

悠然得真趣,吉祥来止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在清澈的轩窗旁挖了个池塘,周围种满了兰花和白芷。
池水清澈透明,星星倒映其中,稀疏的树影投在水面上,如同鸭子的脚印。
请您倚靠窗台,欣赏这池塘下的水景。
微风吹过,水面泛起微微波澜,风停后又恢复平静。
在这里,您能悠然自得地体验到真实的乐趣,吉祥的事物也会不断降临。

注释

池:池塘。
清轩:清澈的轩窗。
兰芷:兰花和白芷。
虚明:清澈明亮。
星汉:银河。
疏影:稀疏的树影。
凫履:鸭子的脚印。
凭轩:倚靠窗台。
鉴:欣赏。
荡风:微风。
泚泚:形容水波荡漾。
悠然:悠闲自在。
真趣:真实的乐趣。
止止:形容事物连续不断地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的园林景象,开篇便以“开池傍清轩”勾勒出一处幽深雅致之所。池塘周围种植着兰草和芷菜,显得既自然又不失文明的气息。“虚明淡星汉”则是诗人对夜空的描写,给人以宁静而又略带神秘感的感觉。

接下来的“疏影荐凫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之美,凫(一种水鸟)在稀疏的树影中穿行,其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也能听见它轻盈的脚步声。诗人接着邀请君子登上轩辕车试图观赏“亭下水”,似乎是在鼓励阅读者亲临其境,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在“荡风生微澜”一句中,诗人描绘了微风吹拂水面所生的细小波纹,这种细腻的观察透露出诗人的艺术功力。紧接着,“风定还泚泚”则是对风平浪静之后水面的描述,似乎在诉说着一段时间流转中自然界的宁谧。

最后两句“悠然得真趣,吉祥来止止”,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心境,悠然自得,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真趣,同时也祈愿这种吉祥和平静能够持续不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递了一种向往于静谧生活、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收录诗词(237)

杨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隐几

上天不殒霜,万木正鲜泽。

青蒿与长松,各挺岁寒节。

朔风吹沙寒,高岭冻积雪。

万木已摧落,长松独清洁。

人生无艰危,君子竟何别。

隐几试澄思,行藏易差辙。

形式: 古风

黄彦昭时思阁

孤丘锁千岑,层阁跨云起。

永怀霜露思,时未荐醪醴。

钦宗贵收族,蛰蛰神亦喜。

故令傲霜根,骈枝复连理。

黄侯渥洼种,一跃不容拟。

庆源如归墟,万壑自奔止。

终见君子乡,乃是鸣珂里。

形式: 古风

游武夷

函关崎嵚走秦鹿,天下并逐争群雄。

抉云翻空鳌足折,黔黎窜伏如寒蛩。

武夷山深水清泚,避世犹有高人踪。

龙泓东注海波涌,玉女翠拥秋云松。

赤霄真骨写虚壁,通泉凡笔惭非工。

藏舟浮梁跨绝壑,隐见似与天潢通。

当时鸡犬不复见,窠岩依旧烟霞笼。

我来秋杪月既望,尚有幽菊埋榛丛。

天容洗净雨新霁,云幕四卷清无风。

掀篷进棹穷异境,注目想见流残红。

回船杖屦蹑幽径,松竹窈窕环琳宫。

翠琬温辞耀华衮,金榜大字缠交龙。

自怜病骨挂尘网,幔亭高会何由逢。

解衣归卧玉琐碎,仰看明月穿疏篷。

形式: 古风

童氏必大亭

迢遥武夷翁,霞衣烂朝日。

作亭依云根,旷望兹焉息。

仙游去不返,孤丘已陈迹。

身虽隶编齐,贻谋有遗则。

庆流终必大,名亭以为识。

伊昔晋公堂,三槐手亲植。

扶疏满庭阴,貂蝉映圭璧。

默视天人际,召应齐吕律。

闾门容轩车,兹理固可必。

终见童氏里,鸣珂声赫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