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回雁峰前雁,春回尽却回。
联行四人去,同葬一人来。
铙吹临江返,城池隔雾开。
满船深夜哭,风棹楚猿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属于《哭吕衡州六首》的第五首。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故人的哀悼和怀念之情的诗篇。
"回雁峰前雁,春回尽却回。联行四人去,同葬一人来。" 这两句描绘了时光流转与生命易逝的情景。雁峰是吕衡州居住的地方,“回雁峰前雁”暗示着时间的循环和季节的更替,而“春回尽却回”则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无奈和叹息。接着,“联行四人去,同葬一人来”生动地描绘了一起出发而最终只有一个人返回的情形,这里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铙吹临江返,城池隔雾开。" 这两句则是对环境和氛围的细腻描写。“铙吹”指的是船上的响铃,而“临江返”表明诗人正站在江边回望往事。接着,“城池隔雾开”则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有些许悲凉的情境。
"满船深夜哭,风棹楚猿哀。"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满船深夜哭”展示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对逝者深沉的哀痛,而“风棹楚猿哀”则通过风声和古代传说中的楚国之猿,增强了悲哀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切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情厚谊,以及面对生命消逝时的心境。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杜预春秋癖,扬雄著述精。
在时兼不语,终古定归名。
耒水波文细,湘江竹叶轻。
平生思风月,潜寐若为情。
燕姞贻天梦,梁王尽孝思。
虽从魏诏葬,得用汉藩仪。
曙月残光敛,寒箫度曲迟。
平生奉恩地,哀挽欲何之。
文卫罗新圹,仙娥掩暝山。
雪云埋陇合,箫鼓望城还。
寒树风难静,霜郊夜更闲。
哀荣深孝嗣,仪表在河间。
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
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
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
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