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慢(其一)

倦贰文昌,乐请左符,双旌去指东藩。

有腰金新宠,昼锦荣观。

独步文章,家传素业,世宝青毡。

动欢声和气,里巷初惊,侍从衣冠。

朱门映柳,绮窗临水,盛游应记当年。

端解道、香留罗袜,墨在蛮笺。

惆怅江边侧帽,寻思花底遗鞭。

不如沈醉,莫思身外,且斗樽前。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

翻译

厌倦了繁文缛节,乐于接受新的任命,带着双旌向东边的封地进发。
新得恩宠的官员,白天穿着华丽的衣服,享受荣耀的归乡之景。
独自在文章领域卓有成就,家族世代传承清白的事业,珍贵如传家之宝。
他的到来带来欢乐和谐,邻里为之惊讶,随从们穿戴整齐。
朱红大门映衬着垂柳,精美的窗户临水而立,当年的盛况应该被铭记。
他深知,香气仍留在她的丝袜上,墨迹留在蛮地的信笺上。
在江边独自惆怅,想起花下遗落的马鞭,心中充满感慨。
不如沉醉于当下,别再忧虑身外之事,只管在酒杯前畅饮。

注释

文昌:古代星宿名,象征文运。
左符:古代官印的一种,象征权力。
腰金:形容官员佩戴金鱼袋,显示身份。
昼锦:白天穿着华丽衣服回家,比喻显贵还乡。
青毡:珍贵的家传之物,比喻世代相传的名声。
侍从衣冠:随从人员穿戴整齐。
香留罗袜:女子的香气留在衣物上。
蛮笺:指偏远地区的纸张,代指远方的书信。
侧帽:古代贵族男子出行时的礼帽姿态。
遗鞭:遗留的马鞭,可能象征过去的记忆或遗憾。

鉴赏

这首宋词《雨中花慢》(其一)是晁端礼所作,描绘了一位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场景与情感变化。开篇“倦贰文昌,乐请左符,双旌去指东藩”,表达了主人公厌倦了繁重的政务,欣然接受轻松的职务调动,带着荣耀前往东部封地。接下来,“有腰金新宠,昼锦荣观”描绘了他新获恩宠,显赫归来的情景,邻里为之欢腾。

“独步文章,家传素业,世宝青毡”赞美了他的家族文学传统和世代积累的声誉。随后,“动欢声和气,里巷初惊,侍从衣冠”渲染了他出行时的热闹与威仪,连街坊都为之惊叹。

下片转向对往昔繁华生活的回忆,“朱门映柳,绮窗临水,盛游应记当年”,描述了昔日豪华府邸的美景和欢乐的宴游。接着,“端解道、香留罗袜,墨在蛮笺”暗示了与佳人的美好时光和文学创作的才情。

然而,词人的情绪转折,流露出一丝惆怅,“惆怅江边侧帽,寻思花底遗鞭”,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失落。最后,他选择沉醉于当下,忘却身外之事,只愿在酒杯前尽情畅饮,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从官场到生活的多重情感变化,既有荣耀与欢乐,也有怀旧与释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37)

晁端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一作元礼。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 字:次膺
  • 籍贯: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46~1113

相关古诗词

雨中花慢(其三)

流水知音,轻裘共敝,相逢才换星霜。

多少风亭棋酒,画阁丝簧。

纤指声犹馀响,红粉泪已成行。

怅绿波浦上,芳草堤边,又整归航。

新移槛竹,手种庭花,未容烂熳飞觞。

归去也、重趋丹禁,密侍清光。

醉帽斜萦御柳,朝衣浓惹天香。

帝城春好,多应不念,水郭渔乡。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 押[阳]韵

雨中花慢

小小中庭,深深洞户,谁人笑里相迎。

有三年窥宋,一顾倾城。

舞态方浓,箫声未阕,又黯离情。

怎奈向,赢得多情怀抱,薄倖声名。

良宵记得,醉中携手,画楼月皎风清。

难忘处、凭肩私语,和泪深盟。

假使钗分金股,休论井引银瓶。

但知记取,此心常在,好事须成。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

雨中花慢(其二)

豆蔻梢头,鸳鸯帐里,扬州一梦初惊。

忆当时相见,双眼偏明。

南浦绿波,西城杨柳,痛悔多情。

望征鞍不见,况是并州,自古高城。

几多映月凭肩私语,傍花和泪深盟。

争信道、三年虚负,一事无成。

瑶佩空传好好,秦筝闻说琼琼。

此心在了,半边明镜,终遇今生。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 押[庚]韵

雨霖铃

槐阴添绿。雨馀花落,酒病相续。闲寻双杏凝伫,池塘暖、鸳鸯浴。却向窗昼卧,正春睡难足。叹好梦、一一无凭,帐掩金花坐凝目。

当时共赏移红烛。向花间、小饮杯盘促。蔷薇花下曾记,双凤带、索题诗曲。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问燕子、不肯传情,甚入华堂宿。

形式: 词牌: 雨霖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