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四首(其四)

忆昨天兵下蜀江,将军谈笑士争降。

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

破堞自生新草木,废宫谁识旧轩窗。

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花前白玉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翻译

回忆起昨日大军渡过蜀江,将军谈笑间士兵纷纷投降。
那面黄色旗帜已经消失,岁月流逝,只剩下一双宝剑空留遗憾。
残破的城墙如今长满了新草木,废弃的宫殿还有谁知道昔日的门窗。
不必苦苦寻找过去的遗迹,且在花前痛饮美酒,忘却往事。

注释

忆:回忆。
昨天:过去。
兵:军队。
下:渡过。
蜀江:长江上游的蜀地。
将军:领军人物。
谈笑:轻松交谈。
士:士兵。
争:争相。
降:投降。
黄旗:象征权威的黄色旗帜。
尽:消失。
年三百:历经三百年的岁月。
紫气:古代认为吉祥的紫色云气。
空收:空自收藏。
剑一双:一对宝剑。
破堞:残破的城墙。
新草木:新生的植物。
废宫:废弃的宫殿。
识:认识。
旧轩窗:过去的门窗。
不须:不必。
搔首:用手抓头,表示思考或忧虑。
寻遗事:寻找过去的往事。
且:暂且。
倒:倒出。
花前:花丛前。
白玉缸:精美的玉制酒杯。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历史兴亡和英雄辈出的感慨的诗作。开篇“忆昨天兵下蜀江”立即将读者带入了历史的洪流,蜀江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行动,这里提及它,是为了引出对过去战争和英雄的回忆。“将军谈笑士争降”则描绘了一位将领在战争中英勇而从容,不仅自己谈笑风生,更有力使敌人心悦诚服,纷纷投降。

接下来的“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则是对历史沧桑的感慨。黄旗可能指的是古代军队的旗帜,它见证了三百年的兴衰更迭,而紫气和剑,则象征着权力和勇气的消逝,仅剩下空中的一缕紫气和一双孤独的剑。

“破堞自生新草木,废宫谁识旧轩窗”则是对自然力量与历史遗迹交织的描绘。破败的城墙上长出了新的草木,而废弃的宫殿中,谁还能辨认出那些陈旧的窗棂?这是时间流逝和历史湮灭的一种写照。

最后,“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花前白玉缸”则是诗人对待过往的态度。诗人建议,不必去揉皱额头苦思过去的事情,现在就将精美的白玉酒樽倾倒在花丛中享受当下,这是对生活的一种颂歌,也是对历史的一种超越。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缅怀与对现实生活的珍惜之情。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金陵怀古四首(其三)

地势东回万里江,云间天阙古来双。

兵缠四海英雄得,圣出中原次第降。

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飒满僧窗。

废陵坏冢空冠剑,谁复沾缨酹一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金陵怀古四首(其二)

天兵南下此桥江,敌国当时指顾降。

山水雄豪空复在,君王神武自难双。

留连落日频回首,想像馀墟独倚窗。

却怪夏阳才一苇,汉家何事费罂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馀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雨中

尚疑樱欲吐,已怪菊成漂。

紫苋凌风怯,青苔挟雨骄。

长闲故有味,多难自无聊。

牢落柴荆晚,生涯付一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