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驾导引(其一)

天正子,天正子,亥正较差些。

床下玉灵头戴九,手中铜叶锦添花。乞汝作飞霞。

辽东鹤,辽东鹤,无语鹤头斜。

尘土不知灰变缟,周遭会见顶成砂。城郭待还家。

形式: 词牌: 法驾导引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法驾导引》其一,出自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之手。诗人在此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想象中的神仙世界的构建,表达了自己对于精神寄托与超脱世俗的向往。

首句“天正子,天正子,亥正较差些”中,“天正子”指的是时间上的协调一致,而“亥正较差些”则透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不及防的感慨。接下来的“床下玉灵头戴九,手中铜叶锦添花”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其中“玉灵”、“铜叶”都带有超自然的色彩,“头戴九”和“锦添花”则增添了神秘与华丽。

第三句“乞汝作飞霞”中,诗人似乎在向这位玉灵请求,让其化作飞霞,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由翱翔的憧憬。紧接着,“辽东鹤,辽东鹤,无语鹤头斜”则描绘了一种寂静与孤独的情景,其中“无语”和“鹤头斜”都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两句“尘土不知灰变缟,周遭会见顶成砂。城郭待还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间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在这段描写中,“尘土不知灰变缟”表现出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情感,而“周遭会见顶成砂”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最后,“城郭待还家”中的“城郭”象征着诗人的故乡和归属之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境与尘世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深深的怀旧情愫。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其四)寿李公谨同知

我误留公住。看人间、犹是重阳,满城风雨。

父老棠阴携孺子,记得元宵歌舞。

但稽首、乌乌无语。

我有桓筝千年恨,为谢公、目送还云抚。

公不乐,尚何苦。吾侬心事凭谁诉。

有谁知、闭户穷愁,欲从之去。

闻道明朝生申也,满酌一杯螺浦。

又知复、明年何处。

天若有情西江者,便使君、骢马来当路。

香瓣起,胜金缕。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其十七)丙戌九日

风雨东篱晚。渺人间、南北东西,平芜烟远。

旧日携壶吹帽处,一色沈冥何限。

天不遣、魂销肠断。

不是苦无看山分,料青山、也自羞人面。

秋后瘦,老来倦。惊回昨梦青山转。

恨一林、金粟都空,静无人见。

默默黄花明朝有,只待插花寻伴。

又谁笑、今朝蝶怨。

潦倒玉山休重醉,到簪萸、忍待人频劝。

今又惜,几人健。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其二十二)古岩取后村和韵示余,如韵答之

一笑披衣起。笑昨宵、东风似梦,韩张卢李。

白发红云溪上叟,不记儿孙年齿。

但回首、秦亡汉驶。

苦苦渔郎留不住,约扁舟、后日重来此。

吾已老,尚能俟。少年未解留人意。

恍出山、红尘吹断,落花流水。

天上玉堂人间改,漫欸乃声千里。

更说似、玄都君子。

闻道酿桃堪为酒,待酿桃、千石成千醉。

春有尽,瓮无底。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其二)绝江观桃,座间和韵

问何年种植。独成蹊、秾华烂漫,锦开千步。

花下老人犹记我,不似那回赏处。

并吹却、道边谢墅。

黄四娘家今何在,也飘零、偎向前村住。

千万恨,寄红雨。携壶藉草行歌暮。

记前宵、深盟止酒,况堪扶路。

破手一杯花浮面,不觉二三四五。

更竹里、颠狂崔护。

试语看花诸君子,但如今、俯仰成前度。

君不见,曲江树。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