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

香刹冠嵯峨,松门络薜萝。

风清尘不到,岸阔鸟难过。

欲雨江声怒,新晴海气多。

行舟未摇棹,回望隔烟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香刹高耸入云,松木门边藤蔓缠绕。
空气清新,尘埃无扰,江岸宽广,飞鸟难以穿越。
雨前江水汹涌,雨后海面蒸腾着雾气。
船儿还未划动,回首望去,已被烟波阻隔。

注释

香刹:指佛寺。
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络:缠绕。
薜萝:藤蔓植物。
风清:空气清新。
尘不到:没有尘土。
鸟难过:鸟儿难以飞过。
欲雨:将要下雨。
江声怒:江水声音激荡。
新晴:雨后初晴。
海气多:海面上雾气弥漫。
行舟:划船。
摇棹:摇动船桨。
回望:回头看。
烟波:迷蒙的水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图。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捕捉了自然之美,展现了对金山寺一带风光的深刻感受。

"香刹冠嵯峨,松门络薜萝"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金山寺周遭环境的特点。"香刹"指的是香气浓郁的佛教塔刹,这里用以形容金山寺的庄严肃穆;"嵯峨"则描绘出山势的峻拔和层次分明;"松门络薜萝"展示了寺前松树的繁茂与藤蔓缠绕,营造出一种幽静自然的氛围。

接下来的"风清尘不到,岸阔鸟难过"进一步描写了环境之清新和宁谧。"风清"表明空气清新,"尘不到"则强调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岸阔"指的是江岸开阔,而"鸟难过"则透露出一丝寂静之感,即便是飞鸟也难以穿越这宁静的空间。

"欲雨江声怒,新晴海气多"两句转而描绘了一种天气变化带来的意境。"欲雨"暗示了即将到来的雨水,而"江声怒"则形容江水因风或雨而变得汹涌澎湃;"新晴"意味着阴霾后的天空重新放晴,"海气多"则指的是晴朗后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最后两句"行舟未摇棹,回望隔烟波"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景色的留恋之情。"行舟"即将启航,但尚未划桨(摇棹);"回望"则是诗人在离开前回首所见的风光,而"隔烟波"则形容远处江水在薄雾中的模糊景象,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祥和而又略带几分孤寂的江南水乡。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南园杂诗六首.莲房

莲房前后熟,供啖不须齐。

肉嫩山蜂子,棱深天马蹄。

尚连馀蕊在,深映乱荷低。

脆美知新采,近根犹带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南园杂诗六首.萤

林塘荒湿地,向夕已飞萤。

月没蛩吟砌,露凉人在庭。

随风疑落烬,过水乱疏星。

学子灯前寝,谁将尔照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阙。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

形式: 古风

南湖(其二)

海雁长桥北,乘闲日日来。

游鱼自应乐,宿鸟不相猜。

弱柳周遭合,芳花次第开。

梁王昔游集,后乘列邹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