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八首(其十三)

崇冈生椅梧,阴谷繁荆棘。

民降道已微,登庸皆邪慝。

闻有猴而冠,亦见虎而翼。

正道自悠然,多营转促逼。

积丘畏蚁穴,朽厦繇蠹蚀。

邈矣夔龙俦,天运良不测。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遇十八首(其十三)》,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社会道德沦丧、正直之人难寻的图景。

首句“崇冈生椅梧,阴谷繁荆棘”以自然景观起兴,椅梧象征高洁之士,荆棘则比喻邪恶之人。接下来“民降道已微,登庸皆邪慝”揭示了社会风气的败坏,正道渐失,邪佞者得势。诗人接着描述了怪异的现象,“闻有猴而冠,亦见虎而翼”,猴子戴冠、老虎长出翅膀,这些荒诞不经的景象象征着世风日下,非正常现象频发。随后,“正道自悠然,多营转促逼”表达了对正直之道被忽视的感慨,同时指出社会环境迫使人们不得不参与各种急功近利的活动。

“积丘畏蚁穴,朽厦繇蠹蚀”运用比喻,将社会比作山丘和大厦,蚂蚁穴和蛀虫分别象征小人和腐败,暗示社会根基的动摇和崩溃。最后,“邈矣夔龙俦,天运良不测”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怀念以及对命运难以预测的无奈,夔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此处借指品德高尚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贤能难觅的忧虑与感慨,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遇十八首(其十四)

赵璧羞燕石,宋人嘲卞和。

两两不相下,涂人如之何。

一真必一伪,较若千里多。

时无哲后鉴,溟涬且同科。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感遇十八首(其十五)

玄蝉抱木鸣,帝江审音声。

清响殊口给,至聪非耳成。

百足蚿不蹶,无形风常征。

况乃含万象,玄机不可名。

卷不盈一掬,舒之弥八纮。

斯唯达士信,庸夫鲜不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感遇十八首(其十六)

西方金仙化,寂灭性长存。

维摩有家室,乃入不二门。

圣贤在忧济,于此未暇论。

嗟彼猥鄙儒,讥驳徒嚣喧。

操舟苦风浪,如何笑轮辕。

儒术不自尽,如何谤世尊。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感遇十八首(其十七)

东家桃李颜,日日登墙笑。

西第宴歌钟,往来皆权要。

北里习化居,青蚨走相召。

谁识南山南,松风答长啸。

形式: 古风 押[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