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都官通判虔州

楚越封圻接,帆樯上下频。

商通洲橘熟,信到岭梅春。

白纻歌脩颈,金盘馈紫鳞。

同勤太守职,龚遂汉名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楚地与越地边界相连,船只频繁往来
商路上橘子熟透,书信传递至岭南梅花盛开时节
穿着白纻的歌者高唱,献上金色托盘中的紫色鱼
大家共同勤奋于太守的职责,如同古代贤臣龚遂

注释

楚越:古代中国南方两个地区。
封圻:边界。
帆樯:船上的帆和桅杆。
频:频繁。
洲橘:江洲上的橘子。
岭梅:岭南地区的梅花。
春:春季。
白纻:古代的一种白色丝织品,用于制作衣服。
脩颈:修长的脖子,这里指歌声悠扬。
馈:赠送。
紫鳞:紫色的鱼,可能指某种珍贵鱼类。
同勤:共同勤奋。
太守: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龚遂:西汉时期以政绩卓著的官员。
名臣:有名望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何都官通判虔州》。诗中描绘了楚越两地之间的繁忙景象,船只频繁往来,象征着商业的繁荣。"洲橘熟"和"岭梅春"则寓言了物产丰饶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体现了地方官任职区域的生机与活力。

诗人以"白纻歌修颈"赞美何都官的风度翩翩,"金盘馈紫鳞"则表达了对他的厚礼相待,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最后两句"同勤太守职,龚遂汉名臣",通过提及汉代贤臣龚遂的典故,表达了对何都官能效仿龚遂勤勉为政、成为名臣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既有对友人赴任的祝愿,也寓含了对地方治理的期待,语言简洁,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河清贾主簿归任

不远水云间,悠悠溯鹢还。

分亭接鸡犬,举酒对河山。

残雪依荒碛,寒烟入暝湾。

昔人鸾枳叹,一并在离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何遁山人归蜀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馀干李少府

作尉古来清,况于干越城。

舟中雨新足,溪上水初生。

苍獭出还没,素鸥飞且鸣。

休将五色棒,欲取洛阳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匹马易为秣,单车长是轻。

秋风来栈道,宿雨度关城。

石上树林暗,山根江水明。

桐花凤何似,归日为将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