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四)中秋后一夕泊舟城外

水烟收尽,望汀蘋千顷,银光如幂。

霜镜无痕清夜久,惟有惊鱼跳出。

月在杯中,我疑天赐,欢饮仍如璧。

姮娥应为,后期偿赛今夕。

遥想当日同盟,山斋孤讽,有新诗相忆。

聚散难常空怅望,萍梗飘流踪迹。

明月明年,此身此夜,知与谁同惜。

参横河侧,短篷清露时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烟雾消散后,眺望广阔的汀洲蘋花,银色光芒如同覆盖的幕布。
霜白的夜晚水面如镜,没有丝毫痕迹,只有受惊的鱼儿跃出水面。
月亮映在酒杯中,我怀疑这是上天的恩赐,举杯畅饮,如同欣赏珍贵的玉璧。
嫦娥或许会因今晚的聚会而感到欣慰,弥补了之前的等待。
遥想往昔结伴的日子,在山斋独自吟诵,新诗的记忆犹在。
聚散无常,只能空自惆怅,人生如浮萍随波逐流,难以追寻轨迹。
明年同一轮明月下,不知还有谁与我共赏这美景。
银河边,星星点点,小舟上的我,不时被清露打湿篷顶。

注释

汀蘋:水边生长的植物,这里指汀洲上的蘋花。
幂:覆盖物,这里形容银光如轻纱覆盖。
霜镜:比喻清澈如霜的水面。
惊鱼:受惊的鱼儿。
同盟:昔日的同伴。
萍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明月明年:指未来的某一年的同一轮明月。
参横河侧:参星横跨银河,形容深夜。
短篷:简陋的小船。
清露:清晨的露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月下独赏图景,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开篇“水烟收尽,望汀蘋千顷,银光如幂”几个字,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的水域之上,水面上升起的迷雾已被夜风吹散,露出一片辽阔的芦苇丛生区域,月光铺展开来,如同一层银色的幔帐。接下来,“霜镜无痕清夜久,惟有惊鱼跳出”则透露了一个清冷而宁静的夜晚,没有任何尘埃或污染,只有偶尔跃出水面的鱼儿打破了这份寂静。

“月在杯中,我疑天赐,欢饮仍如璧”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享受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丝神秘的色彩,如同月亮也被盛放在酒杯之中,这份宴饮愉悦,就像是在品味天赐予人的美好。

“姮娥应为,后期偿赛今夕”则是诗人对嫦娥的呼唤,希望能与她共度这难得的良宵,而“遥想当日同盟,山斋孤讽,有新诗相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某种盟誓或约定的一份怀念之情,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孤独感,就像他在山中书房里吟诵着往昔的诗篇,用以慰藉自己。

“聚散难常空怅望,萍梗飘流踪迹”则是对人生聚散无常的一种感慨,同时也留恋于那些如同浮萍一般飘忽的人世间的往事。最后,“明月明年,此身此夜,知与谁同惜”表达了诗人在这美好之夜中的感慨,不仅是对月光的珍惜,也是对生命、时间以及这一刻静谧夜晚的共同体验。

“参横河侧,短篷清露时滴”则将读者再次带回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之中,那些散发着清新气息的小草丛生于河岸旁边,而那简易的小屋里,也有清凉的露珠在夜晚缓缓地滴落。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自然景物和独自饮酒等意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回味。

收录诗词(364)

刘一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号:太简居士
  •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078~1160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

小舟漂兀,犯溪烟深入,无穷寒碧。

路绕莲塘浑乱眼,千顷朱朱白白。

闻说高情,寻盟鸥鹭,爱此风标客。

掀髯一笑,顿忘身世形迹。

我爱古邑风流,碧峰争秀峙,相持如掖。

制锦才雄应未怕,百里文书堆积。

吏散庭空,举觞邀月,饮兴何妨剧。

却怜宣子,杖头才挂钱百。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押[陌]韵

念奴娇(其一)和曾宏父九日见贻

江边故国,望南云缥缈,连山修木。

远忆渊明束带见,乡里儿曹何辱。

世味熏人,折腰从事,俯仰何时足。

可怜菊下,醉吟谁共徵逐。

我爱九日佳名,飘然归思,想当年丘谷。

梦绕篱边犹眷恋,满把清尊馀馥。

援笔洪都,如君英妙,满座方倾属。

月台挥袖,叫云声断横玉。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二)

故山秋晚,叹萧萧华发,霜林同色。

崖谷题诗追旧赏,往往苍苔绿壁。

二士权奇,一翁衰病,努力攀筇屐。

佛香吹过,了知境是空寂。

别后风月佳时,拄颐何事,想东林遥碧。

小砑蛮笺惊秀句,天巧何曾雕刻。

倚马雄才,凌云逸气,路觉丹霄直。

三千牍就,看君归奏文石。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三)和陈元载中秋小集

燕台暮集,对秋容凄紧,松阴羃羃。

徙倚阑边临翠壑,千顷风烟横出。

坐待冰轮,天空云散,一色如苍璧。

姮娥有意,为谁来赴今夕。

身世如许飘流,佳时轻过了,他年空忆。

我辈情钟端未愧,昔日兰亭陈迹。

坐上何人,骊歌凄断,语别还应惜。

有心红烛,替人珠泪频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