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吕衡州六首(其四)

雕鹗生难敌,沉檀死更香。

儿童喧巷市,羸老哭碑堂。

雁起沙汀闇,云连海气黄。

祝融峰上月,几照北人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活着时如同雕鹰般难以匹敌,死后香气更胜沉檀木。
孩童在街巷嬉闹,老人在墓碑前哭泣。
大雁从昏暗的沙洲升起,云层与海面相连泛着黄色。
祝融峰上的月亮,曾几何时也照耀着北方人的丧礼。

注释

雕鹗:比喻有杰出才能的人。
生难敌:活着时难以有人与之匹敌。
沉檀:沉香和檀香,名贵的香木,这里比喻高尚的品德或声望。
死更香:死后名声或影响更加显著。
儿童:小孩子。
喧:吵闹。
巷市:街道市场,代指热闹的市井生活。
羸老:瘦弱的老人,也可理解为年迈的人。
碑堂:立有石碑的祠堂或墓地,此处指悼念死者的场所。
雁起:大雁起飞。
沙汀:水边或水中的小平地。
闇:同'暗',昏暗。
云连:云层相连。
海气黄:海面上的云气呈现出黄色,可能暗示黄昏或特定气候条件下的景象。
祝融峰:衡山的最高峰,此处代指高远之地。
月:月亮,也可能象征时间的流逝或自然界的见证。
北人:北方人,泛指非本地或特定地区以外的人。
丧:丧事,死亡的悲伤事件。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哀婉之美的诗,描绘了一种悲凉的景象。开篇“雕鹗生难敌”,用猛禽来比喻吕衡州的英勇不屈,即便在困境中也不失其锐气。接着“沉檀死更香”则表明吕衡州即使逝去,留下的美名和精神依旧芬芳。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对吕衡州坚韧不拔的赞扬与怀念。

下面“儿童喧巷市”,描述的是生活中孩子们在街头巷尾的欢声笑语,这种景象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悲凉。紧接着“羸老哭碑堂”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吕衡州逝去的哀伤之情,通过老人在碑前哭泣来强化这种情感。

中间两句“雁起沙汀闇,云连海气黄”,描绘了一种荒凉的自然景象。鸿雁在沙洲上起飞,天边的云彩与大海相接,气氛浓郁而又带有淡淡的黄色,营造出一种苍茫孤寂的境界。

最后两句“祝融峰上月,几照北人丧”,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哀思。祝融峰是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这里用来指代远方的高山;“几照北人丧”则意味着这轮明月几乎要照亮那些已逝去的人,暗含诗人对于吕衡州不忍离去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吕衡州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哭吕衡州六首(其五)

回雁峰前雁,春回尽却回。

联行四人去,同葬一人来。

铙吹临江返,城池隔雾开。

满船深夜哭,风棹楚猿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哭吕衡州六首(其六)

杜预春秋癖,扬雄著述精。

在时兼不语,终古定归名。

耒水波文细,湘江竹叶轻。

平生思风月,潜寐若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恭王故太妃挽歌词二首(其一)

燕姞贻天梦,梁王尽孝思。

虽从魏诏葬,得用汉藩仪。

曙月残光敛,寒箫度曲迟。

平生奉恩地,哀挽欲何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恭王故太妃挽歌词二首(其二)

文卫罗新圹,仙娥掩暝山。

雪云埋陇合,箫鼓望城还。

寒树风难静,霜郊夜更闲。

哀荣深孝嗣,仪表在河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