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宗益工部知相州

学术深沉久未施,晚登台省世方知。

诗章好奏周文庙,字法宜磨魏武碑。

禁掖便当提大笔,名藩犹自拥高麾。

应怜共试金坡者,答飒浑如郑鲜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长久以来专注于学术,晚年才在朝廷任职才被知晓。
优秀的诗篇适合在周公庙演奏,书法技艺堪比研磨魏武帝的碑刻。
在宫中担任要职,理应握有重权之笔,即使在封地也能指挥有方。
想必会怀念一同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他们的才华如同郑鲜之般出众。

注释

学术:深入研究学问。
深沉:深厚、专注。
久未施:长期未施展。
晚:晚年。
台省:古代中央政府机构。
诗章:优美的诗篇。
周文庙:祭祀周公的庙宇,象征文化传承。
字法:书法技巧。
魏武碑:魏武帝曹操的碑刻,代表书法艺术。
禁掖:皇宫禁地。
提大笔:掌握重要职位。
名藩:有名望的封地。
高麾:高位的指挥权。
共试:一同参加考试。
金坡:科举考试之地。
答飒:才华横溢。
郑鲜之:东晋官员,以才学著称。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文同创作的《送张宗益工部知相州》。从内容上看,诗人是在表达对朋友学识和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未来的期待。

“学术深沉久未施”表明朋友的学问渊博,但长时间没有得到展现。

“晚登台省世方知”则是说直到他被任命为官,人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他的才华和能力。

接下来的两句,“诗章好奏周文庙,字法宜磨魏武碑”具体指出了朋友的文学和书法造诣。"诗章好奏周文庙"意味着朋友在文学上有很高成就,可以在周公庙这样的文化圣地进行吟诵;而“字法宜磨魏武碑”则是说朋友的书法应该通过临摹魏朝书法家如魏征等人的作品来精进。

"禁掖便当提大笔,名藩犹自拥高麾"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未来从政之路的期许。"禁掖便当提大笔"是说在朝廷的重要位置上,应运用大笔锋芒来施展才华;而"名藩犹自拥高麾"则是在强调朋友即使身处显赫的地位,也不失其本色,仍旧保持着高洁和清正。

最后两句,“应怜共试金坡者,答飒浑如郑鲜之”中“应怜共试金坡者”表达了对与朋友一起经历科举考验的同侪表示怜悯之情,而“答飒浑如郑鲜之”则是在形容诗人的回答流畅自然,如同古代名相郑鮮之一般。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文同对张宗益学识和才华的高度评价,而且也透露出一种对于朋友能够得到认可并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喜悦和期待。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送张郭二秀才赴举

二子共赍刀,翩翩去意豪。

负才皆万选,入守定双高。

上道梅薰袖,还家草映袍。

须知本鸿鹄,终不在蓬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送李坚甫中舍奉使还阙

曾歌出塞愁,又遣使西州。

去国星辰动,还家岁月流。

褒斜新路晚,鄠杜故园秋。

归对延和殿,从容问讲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李野夫兼简公择学士同年

吾友野夫官满归,峡中风物正春时。

莫因道路起长叹,且对江山吟好诗。

异日滑台君若到,寄言别乘我相思。

声名已重更论底,但引冰堂金屈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夏殿直

霜树东门晓,清寒满客衣。

一樽从此别,百两几时归。

漆水鱼初荐,梁园雪正飞。

高堂今远郡,须念报春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