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副生动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胚浑何时结,嵌空此日成。”开篇即以宏大笔触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山石画面,胚浑与嵌空相呼应,展示了自然界中物象生成变化的神奇。
“掀蹲龙虎斗,挟怪鬼神惊。”诗人借助龙虎斗争、鬼神惊恐的情景,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力量和气势,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激荡的自然之中。
“带雨新水静,轻敲碎玉鸣。”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清新的山谷水声,给人以宁静而又不失灵动之感。
接下来的几句:“搀叉锋刃簇,缕络钓丝萦。近水摇奇冷,依松助澹清。”诗人通过对锋利刃器和细腻丝线的描写,再现了山林间错综复杂的生态环境,以及水流与松树之间的和谐共存。
“通身鳞甲隐,透穴洞天明。”这一段落借助鳞甲与洞穴,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坚韧不拔与神秘莫测,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与开阔。
“丑凸隆胡准,深凹刻兕觥。”此处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山石的纹理和形态,以生动的语言塑造了一种质朴而又不失韵味的自然美。
随后的几句:“雷风疑欲变,阴黑讶将行。噤㾕微寒早,轮囷数片横。”则以天气变化、阴霾与寒意的描写,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情绪氛围。
“地祇愁垫压,鳌足困支撑。”诗人通过对巨石与水流之间相互作用的描述,表现了自然界中力量与平衡的博弈。
“珍重姑苏守,相怜懒慢情。”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姑苏,即今江苏省苏州市)的深厚感情和对故土的留恋之心。
以下几句:“为探湖里物,不怕浪中鲸。利涉馀千里,山河仅百程。”则展现了诗人探索自然、不畏艰险的勇气,以及他对于广阔世界的好奇和渴望。
“池塘初展见,金玉自凡轻。”此句通过对水面初露与金玉般质地的描写,传递了一种从粗犷中寻得精华的美学理念。
“侧眩魂犹悚,周观意渐平。”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壮丽景象的震撼和内心世界逐渐平静下来的过程。
接下来的几句:“似逢三益友,如对十年兄。旺兴添魔力,消烦破宿酲。”则以诗人与朋友相遇、情谊长存的情感交流,以及通过饮酒来释放心中烦恼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和生活乐趣的珍视。
最后:“媲人当绮皓,视秩即公卿。念此园林宝,还须别识精。”诗人在这里自比为古代品德高尚之士,并暗示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与探索永无止境。
“诗仙有刘白,为汝数逢迎。”结尾处,诗人提及了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别称刘白),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和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不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