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皞东归

登楼掩泣话归期,楚树荆云发远思。

日里扬帆闻戍鼓,舟中酹酒见山祠。

西江风浪何时尽,北客音书欲寄谁。

若说湓城杨司马,知君望国有新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登上高楼忍不住泪流满面,谈论归期,楚地的树木荆云勾起我遥远的思绪。
白天扬帆航行时能听到边防的鼓声,船中祭酒时可见到岸边的祠庙。
西江的风浪何时才能平息,北方的来信又该寄给谁呢?
如果说到湓城的杨司马,他知道你对国家充满新的诗篇。

注释

登楼:登上高楼。
掩泣:掩面哭泣。
楚树荆云:指代楚地的景物,这里代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发远思:引发遥远的思念。
日里:在白天。
戍鼓:边防的鼓声。
舟中酹酒:在船上祭酒。
山祠:祭祀山神的祠庙。
西江:指长江。
风浪何时尽:风浪何时平息。
北客:来自北方的旅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音书:音信,书信。
欲寄谁:想要寄给谁。
湓城:地名,今江西九江。
杨司马:唐代诗人杨巨源,曾任司马之职。
望国:关注国家。
新诗:新的诗歌作品,指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和创作。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纶的《送杨慎东归》,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思念故土的情感之作。诗中通过登楼、掩泣、望远等动作,描绘出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开的不舍与深沉的乡愁。

"登楼掩泣话归期"一句,表达了诗人在送别时的悲伤心情。"楚树荆云发远思"则通过自然景物,传达了诗人的遥远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日里扬帆闻戍鼓,舟中酹酒见山祠",生动地描绘了朋友启程的情景,以及诗人在船上饮酒、望着山中的神庙,心中所怀想的画面。

"西江风浪何时尽,北客音书欲寄谁"表达了对远方朋友长久不见面的忧伤和无尽的思念之情。诗人希望通过书信与远方的朋友保持联系,但又感到时间漫长,渴望得到回音。

最后两句"若说湓城杨司马,知君望国有新诗"则透露出诗人的期待,他期盼着朋友回到故乡后,也会有新的诗篇流传,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更是对文学创作的鼓励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幅动人心魄的送别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精细描绘与内心复杂情感的表达,卢纶成功地传递了离别时的深切情感和对朋友的深厚友谊。

收录诗词(337)

卢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 字:允言
  • 籍贯: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 生卒年:739年—799年

相关古诗词

送陈明府赴萍县

素舸载陶公,南随万里风。

梅花成雪岭,橘树当家僮。

祠掩荒山下,田开野荻中。

岁终书善绩,应与古碑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宛丘任少府

带绶别乡亲,东为千里人。

俗讹唯竞祭,地古不留春。

野戍云藏火,军城树拥尘。

少年何所重,才子又清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畅当赴山南幕

含情脱佩刀,持以佐贤豪。

是月霜霰下,伊人行役劳。

事将名共易,文与行空高。

去矣奉戎律,悲君为我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送郎士元使君赴郢州

赐衣兼授节,行日郢中闻。

花发登山庙,天晴阅水军。

渔商三楚接,郡邑九江分。

高兴应难遂,元戎有大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