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素舸载陶公,南随万里风。
梅花成雪岭,橘树当家僮。
祠掩荒山下,田开野荻中。
岁终书善绩,应与古碑同。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乘舟南行,随风万里之遥的意境。"素舸载陶公"一句,以陶渊明自况,其清高脱俗之象如出水面。"南随万里风"则展现了诗人追随自然,顺应时节的情怀。
接下来的两句"梅花成雪岭,橘树当家僮"通过对梅花和橘树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欣赏与寄托。梅花在这里不仅是自然之景,更隐喻着清高孤傲的品格;而橘树则象征着平凡却又充满生机的生活。
"祠掩荒山下,田开野荻中"两句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场景。祠指的是古代供奉祖先或神灵的小屋,这里用来形容诗人隐居之所;而"田开野荻中"则表明了诗人在自然中耕耘,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最后两句"岁终书善绩,应与古碑同"展示了诗人对过往功绩的回顾和对历史的敬畏。岁终即年末,书善绩意味着记录下一年来的成就;而"应与古碑同"则表明这些记录应当像古代的石碑一样,被后世所铭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赞扬,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追求高洁品格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历史感和文化自信,使人读之有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意境。
不详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带绶别乡亲,东为千里人。
俗讹唯竞祭,地古不留春。
野戍云藏火,军城树拥尘。
少年何所重,才子又清贫。
含情脱佩刀,持以佐贤豪。
是月霜霰下,伊人行役劳。
事将名共易,文与行空高。
去矣奉戎律,悲君为我曹。
赐衣兼授节,行日郢中闻。
花发登山庙,天晴阅水军。
渔商三楚接,郡邑九江分。
高兴应难遂,元戎有大勋。
东门雪覆尘,出送陕城人。
粉郭朝喧市,朱桥夜掩津。
上寮应重学,小吏已甘贫。
谢朓曾为掾,希君一比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