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鼎仪迁谕德得检字

华盖天穹崇,青宫地深俨。

同时侍从臣,一一皆妙选。

陆君伟文行,不抗亦不謟。

铦如囊中锥,颖脱不受掩。

年劳秩屡迁,德谕官曷忝。

名廑黼扆记,荐岂公卿剡。

平生耐官职,宠极翻自敛。

须知启沃功,不独事编检。

姓字符鼎彝,文章归琬琰。

非才独惭子,同第名久玷。

交游二十年,道义足薰染。

攀跻竟何能,时岁惊荏苒。

勋业乃攸期,荣光讵相艳。

努力当壮龄,时哉此其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为祝贺友人鼎仪升迁至谕德之职而作。诗中以华盖天穹、青宫地深起兴,描绘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象征着朝廷的崇高与神圣。接着,诗人赞美了友人的文行之伟,比喻他如同锋利的锥子,才华横溢,不容埋没。

诗中提到友人多次升迁,但德行与官位并不完全匹配,表达了对友人品德的肯定和对其官位的期待。诗人还提到友人的名字被记录在帝王的玉册中,暗示其地位之高,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谦逊之感。

后半部分,诗人感叹时间流逝,友情长存,希望友人在壮年之时,能够把握时机,实现自己的功业。最后,诗人以鼎彝、琬琰等物比喻友人的姓名与文章,寓意深远,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既是对友人升迁的祝贺,也是对其个人品质和才能的赞美,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藤蓑次陈公父韵(其二)

披蓑登前冈,欲往藤被岭。

新梢拂旧蓑,樛结不复整。

自笑林下阴,不如波中影。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送杨应宁三首(其一)

我马识君门,每过还自止。

宦途亦多岐,所识能有几。

朝游乐方剧,暮别情未巳。

平生道义交,岂独爱文史。

此别良独难,黯然而已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杨应宁三首(其二)

君年十三四,蚤以奇童称。

奉诏入翰林,时人羡登瀛。

甲第岂不贵,中书地亦清。

终为遗珠叹,不使四海惊。

我年虽稍长,学业竟何成。

送君沧江去,江树远含情。

形式: 古风

送杨应宁三首(其三)

君本滇阳人,还生岭南地。

巴陵非故乡,京口亦何意。

莫问东西踪,浮生本如寄。

松楸翳成阴,桑梓郁交翠。

所至各萦怀,功名勿留滞。

吾生半南北,归与子同计。

旧业空衡湘,侨居托幽蓟。

向来金陵路,展转劳梦寐。

造物不我仇,卜邻愿当遂。

此意君独知,吾言谅非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