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曾秘丞见赠(其三)

箧中经岁锁朝衣,自觉心闲少梦思。

失马叟言徒喻道,牧猪奴戏任争棋。

且持使节安黔首,莫爱恩波沃漏卮。

况是无功头已白,此身长恐负明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箱子里放着好几年的官服,我感到内心平静,梦很少做。
失去马的老者的话只是比喻道理,养猪人的玩笑任由他们下棋。
暂且拿着官职安抚百姓,不要吝惜恩泽如水般浇灌贫瘠的土地。
况且我已经没有功劳,头发都白了,唯恐辜负了这个清明的时代。

注释

箧中:箱子。
经岁:多年。
锁:存放。
朝衣:官服。
失马叟:失去马的老者。
徒喻道:只是比喻道理。
牧猪奴:养猪人。
争棋:下棋。
使节:官职。
黔首:百姓。
恩波:恩泽。
漏卮:比喻贫瘠的土地。
无功:没有功劳。
头已白:头发白了。
负:辜负。
明时:清明的时代。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王禹偁所作,题为《又和曾秘丞见赠(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心境超然的生活态度。

“箧中经岁锁朝衣”,这里的“箧”指的是古代用来盛放衣物的竹制箱子,诗人将年久失用的朝服封存在其中,这也象征着对往昔荣华的淡忘和放下。接着,“自觉心闲少梦思”,表明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无忧,连梦境都变得稀少。

“失马叟言徒喻道”,这里提到的“失马”是指古代的一则寓言,其中一个老人因为丢了一匹马而意外获得了好结果。这句话用来比喻生活中的变故,诗人通过此句传达了对世事无常的豁达理解。

“牧猪奴戏任争棋”,这两件事都是农村平凡生活的一部分。牧猪象征着与大自然亲近的宁静生活,而“奴”指的是古代的仆人,他们在田间玩耍,象征着简单乐趣的生活态度。

“且持使节安黔首”,这里讲述了诗人目前担任的官职平稳无忧地执行任务。黔首是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表明诗人的官职较为重要,但他并未因此而感到骄傲或焦虑。

“莫爱恩波沃漏卮”,这句话中,“恩”指的是皇帝赐予的恩惠,“波”、“沃”和“漏卮”都是水流的象征,寓意着对这些恩惠不应过分贪恋,以免像不断流逝的水一样,失去自我。

最后两句,“况是无功头已白,此身长恐负明时”,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迈而未有建树的心境。尽管外在的荣耀和成功都未能获得,但他内心却始终担忧着对历史的责任,以及如何不辜负这份光阴。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一位官员对于个人价值、功名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反映了宋代士大夫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又和曾秘丞见赠(其二)

谬因文字立虚名,寓直金銮冒宠荣。

两度黜官谁是援,二毛侵鬓自堪惊。

宫花谩役春来梦,山蕨聊供醉后羹。

身外浮华尽闲物,不将穷达问君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三月廿七日偶作简仲咸

一未量移一转勋,貂冠羊胃总非真。

韶光祇有两三日,浮世稀逢七十人。

青杏劝君重酌酒,牡丹邀我且寻春。

请看富贵赵中令,已作北邙山下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上元夜作

去年正月十五夜,乾元门上奉乘舆。

今年正月十五夜,商洛郡中为贰车。

谪宦门栏偏冷落,山城灯火苦萧疏。

炉灰画尽不成寐,赖有逍遥一帙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上寺留题

松杉疏瘦簇山根,楼殿参差对郭门。

不惜马蹄来北寺,为怜熊耳在西轩。

云生石砌摇寒影,泉汲铜瓶露冻痕。

迁客频来何所得,一丛修竹拂吟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