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过隙光阴逼岁除,宦情归计熟踌蹰。

善和坊里谁寻醉,光范门前耻上书。

濩落生涯千里外,昏黄镫火四更初。

香消独展寒衾卧,雪窖冰天冷不如。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苏的《除夕》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旧交替之际诗人的内心世界。首句“过隙光阴逼岁除”,形象地表达了时光飞逝,新年将至的紧迫感。次句“宦情归计熟踌蹰”流露出对仕途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官场生涯的反思,又有对归乡的犹豫。

第三句“善和坊里谁寻醉”,暗示了诗人身处繁华市井,却无心寻欢作乐,暗含了内心的孤寂。而“光范门前耻上书”则表达了诗人不愿再为功名利禄而折腰,体现了其高尚的节操。接下来,“濩落生涯千里外”描绘了诗人在千里之外的漂泊生活,孤独且困顿。

“昏黄镫火四更初”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以及诗人深夜仍在思考的场景。最后一句“香消独展寒衾卧,雪窖冰天冷不如”,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此刻心境的凄凉,即使身在冰雪严寒之中,也比不上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较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未来的深深思索。

收录诗词(13)

王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涛园歌

老榕千寻到天绿,绿阴下覆诗人屋。

诗人叠石作飞涛,乌石山南种花竹。

当时煮茗吟兴长,诗成纸尾题瓯香。

竹垞来闽访两汪,为书八分悬石廊。

一生爱好新城王,赠言手探古锦囊,八闽坛坫推擅场。

里传万岁比叔重,门有月旦继子将。

玄孙诵芬来日下,重乞图画摹青苍。

蕉红荔紫佛手黄,榴花洞闭蓉山荒。

书留万卷树十抱,斯园直接松风堂。

百余年来诗境变,检讨尚书难再见。

锦秋湖上攀柳条,倾脂河畔流花片。

古迹谁寻庾信居,时人争购元章砚。

归耕图与载书图,尘中流落临摹遍。

岂若涛园处海滨,一家堂构有传人。

果多橄榄回余味,坞有蟠桃占好春。

园亭亦寄沧桑慨,平原片石今何在。

江南红豆花满枝,蘼芜脉脉长相思。

形式: 古风

辛酉夏月苦雨(其一)

莲华寺外起风漪,腹疾愁霖促鬓丝。

卧佛与人分榻冷,湿云如我入山迟。

平芜上屋开帘见,饥雀寻巢隔树知。

话雨不禁危坐久,药炉火熟已多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辛酉夏月苦雨(其二)

陶家屋角树扶疏,纸阁萧然一榻虚。

墙缺暂教浓绿护,漏痕都似硬黄书。

悬河喜听乡人语,掀淖重邀长者车。

舍北炊烟多未起,官贫敢叹食无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重阳后十日晚过大伾山(其一)

杰阁风声响海潮,不胜寒处近层霄。

云邀暮色归山寺,虹挟秋光落野桥。

仄径无人支卧柏,清泉终古浸单椒。

自怜蒲柳凋零易,济胜常扶瘦沈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