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

絮飞春减不成年,老境同乘下濑船。

蓝尾忽惊新火后,遨头要及浣花前。

山西老将诗无敌,洛下书生语更妍。

共向北山寻二士,画桡鼍鼓聒清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柳絮纷飞的春天渐渐消逝,老去的我们一同乘坐小舟顺流而下。
在新火节之后,蓝尾鸟忽然受惊,我们希望赶在赏花之前完成旅程。
山西的老将军诗才无人能敌,洛阳的书生言辞更加优美。
我们一起去北山寻找那两位贤士,桨声鼓乐打破湖面的宁静夜晚。

注释

絮:柳絮。
春:春天。
减:消逝。
不成年:不再年轻。
老境:老年。
乘:乘坐。
下濑船:顺流而下的小船。
蓝尾:鸟名,可能指特定种类。
新火后:新火节之后。
遨头:出游的领队。
浣花:赏花活动。
山西老将:指有才华的老将。
诗无敌:无人能比的诗人。
洛下书生:洛阳的读书人。
语更妍:言辞更加优美。
北山:北方的山。
二士:两位贤士。
画桡:装饰华丽的船桨。
鼍鼓:鼍皮制成的鼓。
聒:吵闹。
清眠:宁静的睡眠。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标题为《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和赞美,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文学艺术的追求。

“絮飞春减不成年”一句,诗人借用春天花瓣纷飞的情景,表达了时光易逝、岁月匆匆的感慨。接着,“老境同乘下濑船”则是诗人在暮年与友人共游西湖的场景描写,通过“下濑”一词,更增添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

“蓝尾忽惊新火后”,这里的“蓝尾”指的是鸟儿,“新火”可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或者某种新的生活信号。诗人捕捉到了这种瞬间的美妙,显现了他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感受。

“遨头要及浣花前”,诗人急于赶上去欣赏那即将开放的花朵,流露出一种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热切追求。

“山西老将诗无敌,洛下书生语更妍”两句,首先赞誉了一位来自山西的老将军,其诗歌才能堪称无敌;随后,又提到了洛阳一带的书生,他们的话语更加优美。这里展示了诗人对各地才子佳人的认可和尊重。

最后,“共向北山寻二士,画桡鼍鼓聒清眠”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前往北山去探访两位隐逸士人的愿望。在这里,他还用到了“画桡鼍鼓聒清眠”,这种意境描写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享受,也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春游的记叙,以及对友人文学才能的赞赏,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诗僧,登垂云亭,饮参寥泉,最后过唐州陈使君夜饮,忠玉有诗,次韵答之

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

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

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

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

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

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

故应千顷池,养此一双鹄。

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

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

明朝闹丝管,寒食杂歌哭。

使君坐无聊,狂客来不速。

载酒有鸱夷,扣门非啄木。

浮蛆滟金碗,翠羽出华屋。

须臾便陈迹,觉梦那可续。

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

一笑换人爵,百年终鬼录。

形式: 古风

新茶送签判程朝奉,以馈其母,有诗相谢,次韵答之

缝衣付与溧阳尉,舍肉怀归颍谷封。

闻道平反供一笑,会须难老待千钟。

火前试焙分新胯,雪里头纲辍赐龙。

从此升堂是兄弟,一瓯林下记相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次韵林子中、王彦祖唱酬

早知身寄一沤中,晚节尤惊落木风。

昨梦已论三世事,岁寒犹喜五人同。

雨馀北固山围座,春尽西湖水映空。

差胜四明狂监在,更将老眼犯尘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寿星院寒碧轩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

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