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王卿郎中游南池

鹓鸿俱失侣,同为此地游。

露浥荷花气,风散柳园秋。

烟草凝衰屿,星汉泛归流。

林高初上月,塘深未转舟。

清言屡往复,华樽始献酬。

终忆秦川赏,端坐起离忧。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凤凰和大雁都失去了伴侣,一同在这片土地上游荡。
露水湿润了荷花的香气,秋风吹散了柳园的生机。
烟雾笼罩着荒凉的小岛,星星在夜空中闪烁,仿佛泛动着归家的水流。
月升至高处,池塘深深,小船却还未转弯。
清谈多次往返,华丽的酒杯开始互相敬酒。
终究怀念秦川的美景,静静地坐着,起身时满心离别的忧愁。

注释

鹓鸿:古代传说中的凤凰或大雁,象征贤能之士。
露浥:露水湿润。
荷花气:荷花的香气。
柳园:种满柳树的园子,可能指秋天的景色。
烟草:弥漫的烟雾,这里指薄雾。
星汉:银河,星辰。
归流:归家的水流,象征归途。
林高初上月:月上梢头,表示夜已深。
塘深未转舟:池塘太深,船还没有离开。
清言:清雅的交谈。
华樽:装饰华丽的酒杯,代指美酒。
秦川:古地名,指陕西中部地区,这里可能指故乡或美好的地方。
离忧:离别的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清而淡远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自游历时的心境和情感。首句“鹓鸿俱失侣”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无伴随之孤独感。在这之后,“同为此地游”则点出了诗人虽然身处美丽的自然环境中,但心中却充满了寂寥和留恋。

接下来的“露浥荷花气,风散柳园秋”通过对露水、荷花以及秋风中传递出的淡淡草木香气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在秋日游历中的情怀。这里的“露浥”、“风散”都极富画面感,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冲击。

诗的下半部分,“烟草凝衰屿,星汉泛归流”则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之感。“烟草”和“星汉”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来描绘夜晚景象的意象,它们共同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遥望天际的氛围。

而在“林高初上月,塘深未转舟”的句子里,诗人通过对山林和水塘的描述,又一次强调了自己的孤独与静谧。这里的“林高”、“塘深”都传递出一种难以触及的距离感。

最后,“清言屡往复,华樽始献酬。终忆秦川赏,端坐起离忧。”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回味过往与友人的欢聚时光,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祝愿。在这里,“清言”、“华樽”都象征着纯洁而美好的交流和记忆。而“终忆秦川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勾勒出了一种超脱尘世、怀旧伤感的情绪。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淡雅而深远的笔触,捕捉住了人在面对自然和历史时所可能产生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寄皎然上人

吴兴老释子,野雪盖精庐。

诗名徒自振,道心长晏如。

想兹栖禅夜,见月东峰初。

鸣钟惊岩壑,焚香满空虚。

叨慕端成旧,未识岂为疏。

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馀。

茂苑文华地,流水古僧居。

何当一游咏,倚阁吟踌躇。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授衣还田里

公门悬甲令,浣濯遂其私。

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

气收天地广,风凄草木衰。

山明始重叠,川浅更逶迤。

烟火生闾里,禾黍积东菑。

终然可乐业,时节一来斯。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九日沣上作寄崔主簿倬二李端系

凄凄感时节,望望临沣涘。

翠岭明华秋,高天澄遥滓。

川寒流愈迅,霜交物初委。

林叶索已空,晨禽迎飙起。

时菊乃盈泛,浊醪自为美。

良游虽可娱,殷念在之子。

人生不自省,营欲无终已。

孰能同一酌,陶然冥斯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三月三日寄诸弟兼怀崔都水

暮节看已谢,兹晨愈可惜。

风澹意伤春,池寒花敛夕。

对酒始依依,怀人还的的。

谁当曲水行,相思寻旧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