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宇文判官

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

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

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

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向西行进还未停止,向东遥望何时才能返回。
整天面对风雪交加,连绵不绝的是沙丘和群山。
两年间负责公务,两次经过阳关这古老的地方。
相互思念却无法相见,自分别后我的头发已斑白。

注释

西行:向西边的行程。
殊未已:还没有停止。
东望:向东边眺望。
何时还:什么时候能回来。
终日:整天。
风与雪:风雪天气。
连天:与天相连,形容广阔无垠。
沙复山:沙丘之后又是山岭,表示地形多变。
二年:两年的时间。
领公事:负责公务,执行任务。
两度:两次。
过阳关:经过阳关,阳关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
相忆:互相思念。
不可见:不能见面。
别来:自从离别之后。
头已斑:头发已经斑白,形容时间久远或忧思成疾。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对归程的渴望。"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两句通过强烈的情感问询,表现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与急迫,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无奈和困顿。"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生动描绘了恶劣的自然环境,这样的景象加剧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旅途的艰辛。

"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表明诗人因为公务在外漂泊,已经历时两载,并且不止一次经过遥远的地方。"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则是对亲友无法相见的无奈,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生理变化(头发斑白)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强化了对远方亲人思念之情和对归途渴望之意。同时,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使得这份离愁更加沉重和深刻。这不仅是对个体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生活境遇的一种深刻反映。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晚发五渡

客厌巴南地,乡邻剑北天。

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

芋叶藏山径,芦花杂渚田。

舟行未可住,乘月且须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

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

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风炉。

顶上巢新鹊,衣中带旧珠。

谈禅未得去,辍棹且踟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晦日陪侍御泛北池

春池满复宽,晦节耐邀欢。

月带虾蟆冷,霜随獬豸寒。

水云低锦席,岸柳拂金盘。

日暮舟中散,都人夹道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梁州陪赵行军龙冈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

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

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

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

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