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客厌巴南地,乡邻剑北天。
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
芋叶藏山径,芦花杂渚田。
舟行未可住,乘月且须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旅人在雨后夕阳下的行舟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乡之路的无奈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客厌巴南地,乡邻剑北天"一句,设定了旅途中的地点感,巴南与剑北形成鲜明的地理对比,也隐含着诗人内心对于远方故土的思念。接下来的"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则是通过雨后的湿润气息和夕阳的温暖光线,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又有些许萧索的画面。
在"芋叶藏山径,芦花杂渚田"中,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大自然中的生长与繁盛,同时也描绘出了一个隐蔽而不为人知的小路和田野。最后两句"舟行未可住,乘月且须牵"则透露出旅途中的不易和急迫,诗人似乎在强调尽管天色已晚,但为了赶路还是要继续前进,这种紧迫感与之前的宁静氛围形成对比。
整首诗语言简洁自然,意象丰富,是一首典型的旅途行腊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写,诗人传达了行者对于归乡路上各种复杂情感的体验,既有对美好风光的赞赏,也不免流露出旅途中的孤独与急迫。
不详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
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风炉。
顶上巢新鹊,衣中带旧珠。
谈禅未得去,辍棹且踟蹰。
春池满复宽,晦节耐邀欢。
月带虾蟆冷,霜随獬豸寒。
水云低锦席,岸柳拂金盘。
日暮舟中散,都人夹道看。
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
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
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
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
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
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
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
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