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短亭车马地,送子一盘桓。
不畏离群久,所嗟行路难。
晒衣云日薄,扑面水风酸。
圣有中庸训,时时著意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送黄介夫》,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关切和不舍。
"短亭车马地,送子一盘桓。" 这两句描绘出送别时的情景,短亭是送别的地方,车马喧闹的地点,亲朋好友齐聚一堂为离去的人送行。而“一盘桓”则是赠予远行者的一种食物,或许是一份简单的饯飨,表达了送别人的情谊。
"不畏离群久,所嗟行路难。"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担忧和同情。不畏即是不怕,离群久则是长时间的分别。诗人感慨于朋友将要独自面对漫长而艰辛的旅途。
"晒衣云日薄,扑面水风酸。"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送别时的天气状况和人物的情感状态。晒衣即是晾晒衣物,云日薄暗示着天气阴冷;扑面即是迎面而来,水风酸则形容了寒风刺骨,使人感觉到一种凄清。
"圣有中庸训,时时著意看。"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够铭记古圣先贤的教诲,即使在旅途中也不忘记这些珍贵的智慧。中庸是《易经》中的篇章名,包含了许多道德哲学的精髓。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和自然景象,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期盼朋友能够时刻保持正直的人格。
不详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君来别我向番阳,时节初春晓尚霜。
茶褐园林新柳色,鹿胎田地落梅香。
此行砚席多知己,是处楼台可举觞。
只恐诏书非久下,槐花又在眼前黄。
天下为人子,何人似庆门。
二亲皆白首,同日拜皇恩。
就养兰生畹,娱宾酒满樽。
自嗟偏侍早,相送只销魂。
先世宦不达,少年才已雄。
何人为父执,独自振家风。
物色营求广,宾兴礼数隆。
孤寒今有望,太守汉吴公。
计偕千百数,太半是虚名。
近日逢吾子,中心叹笔精。
众人皆禄位,所贵在诚明。
努力唐虞际,期于大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