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莫怨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
当时若不嫁胡虏,秖是宫中一舞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历史人物——王昭君的故事,她被选为和亲的对象,嫁给了胡虏(古代中国北方及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或部族)的领袖。诗中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昭君命运的同情以及对于权力与个体悲剧的反思。
首句“莫怨工人丑画身”暗示着昭君被迫装扮成丑陋的样子,以此来试图避免嫁给胡虏的命运,然而这是无效的。第二句“莫嫌明主遣和亲”则指责皇帝的决定是明智的,这里的“明主”可能带有讽刺意味,因为这个决策对昭君而言并非幸事。
第三句“当时若不嫁胡虏,秖是宫中一舞人”表达了如果昭君没有被迫远嫁,她原本可以在皇宫里作为一个普通的舞女,享受相对平凡却自由的生活。这里强调的是命运的无常和个体的无力。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古代女性在权力与政治婚姻中的悲剧,以及她们所面临的困境。
不详
自号炙毂子。宪宗元和后诗人。有诗集及《炙毂子杂录注解》、《诗格》等
庭竹森疏玉质寒,色包葱碧尽琅玕。
翠筠不乐湘娥泪,斑箨堪裁汉主冠。
成韵含风已萧瑟,媚涟凝渌更檀栾。
此君引凤为龙日,耸节稍云直上看。
寒松耸拔倚苍岑,绿叶扶疏自结阴。
丁固梦时还有意,秦王封日岂无心。
常将正节栖孤鹤,不遣高枝宿众禽。
好是特凋群木后,护霜凌雪翠踰深。
浊波洋洋兮凝晓雾,公无渡河兮公竟渡。
风号水激兮呼不闻,提壶看入兮中流去。
浪摆衣裳兮随步没,沈尸深入兮蛟螭窟。
蛟螭尽醉兮君血乾,推出黄沙兮泛君骨。
当时君死妾何适,遂就波涛合魂魄。
愿持精卫衔石心,穷取河源塞泉脉。
长爱吾师性自然,天心白月水中莲。
神通力遍恒沙外,诗句名高八米前。
寻访不闻朝振锡,修行唯说夜安禅。
太平时节俱无事,莫惜时来话草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