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密干参差笼月影,轻波荡漾蘸烟条。
暑天要此清凉地,欲往何辞度小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夜晚的宁静画面。"密干参差笼月影"写出了茂密的柳树在月光下婆娑摇曳,树影斑驳,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氛围。"轻波荡漾蘸烟条"则描绘了水面微波荡漾,仿佛柳条在水面上轻轻触碰,烟雾缭绕,增添了几分迷离与诗意。
诗人感叹这样的清凉之地正是盛夏消暑的好去处,"暑天要此清凉地"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向往。然而,"欲往何辞度小桥"又暗示了通往这清凉之地需要经过一座小桥,似乎在邀请读者一同踏上这段旅程,虽然路途不长,但足以带来心灵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柳汀的美景,寓情于景,既有视觉享受,又有情感共鸣,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情趣。
不详
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霭霭纷纷缘底事,故来波上罩晴沙。
莫教散入沧溟去,却恐能迷上汉槎。
光景不留人易老,恨无羽翼出尘埃。
世间那有飞升药,且傍汀洲采菊来。
谁把平毡水上开,坐看飞絮扑琼台。
酒豪耳热笙歌沸,应怪幽人此地来。
传老东山水上浮,玄沙六月雪重裘。
旧来消息今何在,千里桐江月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