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长儿槃赴金陵典斛(其二)

悲莫悲生离,老至悲转切。

阿爹领宾送,诸母持酒别。

大妇前致辞,忽忽颜不悦。

归来视季女,一夕亦永诀。

人事长如此,有怀向谁说。

泪缘亲爱滋,心以忧患折。

去去勿重陈,秦淮对明月。

形式: 古风

翻译

最悲伤莫过于生离死别,年老时这种悲伤更为深切。
父亲带领宾客相送,母亲们手捧酒杯依依惜别。
大娘上前致辞,神情突然变得不快。
回家再见小女儿,这一夜竟成永诀。
人世间的离别总是这样,满腹愁绪向谁倾诉呢?
泪水因亲人离去而更增,内心因忧虑和困苦而憔悴。
不要再重复这样的离别,让我们在秦淮河边面对明月告别。

注释

生离:生者与死者分离。
老至:年老时。
阿爹:父亲。
宾送:宾客相送。
诸母:众位母亲。
持酒别:手拿酒杯告别。
大妇:家中长妇。
忽忽:突然, 心不在焉。
季女:小女儿。
永诀:永远的诀别。
人事:人世间的事情。
有怀:满怀愁绪。
滋:增加。
折:使……憔悴。
去去:离去。
秦淮:地名,今南京秦淮河。
明月:明亮的月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泳的作品,名为《送长儿槃赴金陵典斛(其二)》。诗中表达了对离别之痛和人生变迁之感慨。

"悲莫悲生离"一句,点出了离别之痛是最令人悲伤的事情。"老至悲转切"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悲伤变得更加深切。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送别的情景,"阿爹领宾送"、"诸母持酒别"和"大妇前致辞"描绘了一家人团聚而又不得不分离的情形。"忽忽颜不悦"则透露了大妇在送别时面露不悦之色,可能是因为心里并不愿意儿女们离开。

随后两句"归来视季女,一夕亦永诀"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去的季女(最小的女儿)的眷恋和对未来长久分别的预感。

"人事长如此,有怀向谁说"这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表明世事无常,但又有何处倾诉这些心中的忧伤呢?

最后几句"泪缘亲爱滋,心以忧患折。去去勿重陈,秦淮对明月"则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情,以及面对离别带来的内心痛苦和无尽的哀愁。"去去勿重陈"似乎是在劝慰自己或他人,不必过多纠结于过去,而是要勇敢地前行。而"秦淮对明月"则可能象征着那永恒不变的情感,即便是面对流逝的时光和离别,也有那么一份坚守不变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送别这一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对人生易逝和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无常时保持内心坚韧的态度。

收录诗词(318)

吴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字:叔永
  • 籍贯:潼川
  • 生卒年: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送李伯勇分教阆州

明王不兴威凤衰,直笔无传老麟死。

春秋大谊炳如日,读者昏昏视为史。

濂溪之后伊川程,文字虽少源流真。

抉开宝藏得胡子,一洗纸上千秋尘。

伯兮有勇弗可遏,高阁诸儒祖河洛。

群玉洞见标月指,众醉醒闻候风铎。

当年进书一布衣,能取天上清名归。

秋澄讲幄玉色动,春拂秘馆芸香霏。

红尘不踏东华路,绿绮还携阆风去。

舟行若上离堆山,莫把鲁公雄文劲笔埋没苍苔间。

形式: 古风

送李雁湖大参赴遂宁(其一)

拍拍雁湖水,深深归雁亭。

雁归三四年,相伴湖水清。

燕私岂不乐,国尔终含情。

龙章倏夜下,惊赴鸥鹭汀。

鸿雁双翥翰,眷焉乃东征。

载辞龙鹄椒,复问莺花程。

輶轩骛华毂,高盖罗翠旌。

康屯岂无学,销暴不以兵。

蔚蓝旧草木,再色新威明。

寄声受廛者,明府如父兄。

形式: 古风

送陈和仲常博倅嘉禾(其二)

俗士骑户限,痴官摸床唇。

名节与官爵,岂以全畀人。

子方贵良贵,我亦仁景仁。

终始议论间,但保一色醇。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陈和仲常博倅嘉禾(其三)

未及与君别,先歌送君诗。

浙西数年来,风景非昔时。

红蚕不上箔,青麦空生陂。

六经政之本,无用别出奇。

形式: 古风 押[支]韵